1.1基本概念
1.1.1目标
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指出:任何一个其业绩和结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兴旺有着直接的和举足轻重影响的领域,都需要有目标。目标之于企业,就好比GPS系统之于茫茫大漠中行驶的汽车。目标的存在,为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组织行动的一致性。同时,明确而合理的目标体系是组织制定战略的依据,通过目标导引建立起组织赖以不断前进的发展战略。
1.目标的含义与特征
何谓目标(objectives)?简单地说,目标是特定环境下,组织在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的结果。这体现了目标的两个特征,一是目标无法脱离环境而存在,二是目标必须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环境限制了目标的可实现性,譬如同样水平的利润目标,对于分别处在垄断行业与完全竞争行业的企业来说,可实现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时,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企业组织对目标进行相应的修正。而正是由于环境的多变性,导致了要以预测作为目标制定的基础和前提。从更深层次内涵来看,目标是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用以确保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最大的整合协同效应,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基于以上分析,可将目标定义为:目标是指在一定环境下,以预测为基础而建立的对组织未来状况的概括性表述,是一种用以实现预期的成果和价值的组织制度安排。
目标的内涵决定了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性:
(1)预测性。目标是对未来相关参数的设定,因此必须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更明确地说,目标制定本身就是一种预测工作,这也就决定了目标的预测性。目标的预测性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长远的目光,并且对未来能够准确把握。
(2)可实现性。企业制定的目标既不能过高,以免由于难以实现而使组织成员丧失斗志;也不宜过低,以免由于无法激发组织系统的潜能而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企业目标还要考虑对各方利益的协调效果,确保利益各方为共同目标而努力,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3)全面性。目标是企业管理特别是战略管理中的一种整体性要求,它必须在作用时间、作用范围、作用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具有全面性。在作用时间上,目标既对未来进行理性预期,又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在作用范围上,目标既着眼全局,又不排斥局部;在作用的深度和广度上,目标内容通过不断细分,形成了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不同层面的目标及其体系。
(4)可检验性。一般来说,为了对企业管理的活动进行准确的界定和衡量,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和可以检验的。目标的定量化是使目标具有可检验性的最有效的手段。而对于时间跨度长、战略层次高的目标,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定性化的术语来对目标的内容进行阐述。
(5)价值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目标设置是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价值增值活动。首先,目标贯穿着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是企业价值链的附着物。当目标体系被很好地应用,企业的价值增值水平会得到质的飞跃。其次,目标制定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增值活动,这一活动为组织所带来的价值能够抵消对应的成本而完成新的组织价值创造。
2.目标的作用
任何企业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行,作为整体运行的企业要达到高效,就必须以企业总体目标为导向,企业中的每个成员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作贡献。具体来说,目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织目标是组织制定宏观战略的基础。对管理者来说,目标就好比路标,它指明了组织努力的方向,确定了组织应在哪些领域取得成就及其相应的标准。从逻辑关系上看,战略必须以组织长期目标为基础而制定。同时,组织战略的设计必须以目标为基准,依据不同目标而制定的战略必然存在差别。比如,足球比赛中,A队想要战胜B队,一般会采用进攻战略;当A队实力明显偏弱,只想求得平局或者至少不要大比分输球时,主教练往往会制定以防守为主的战略。
(2)组织目标可以引导管理者合理、有效地分配人、财、物等资源。计划和控制是组织管理的基本职能,而组织目标与计划和控制密切相关。计划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并且以目标为基础而制定的,而控制过程则是以计划为依据的。如果缺乏组织目标,计划和控制工作将无法开展。通过确立组织目标并据此制定详实的资源调配与使用计划,才能把组织的人、财、物以及其他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在企业管理实务中,为了保障组织的有效运行,需要组织各级人员充分沟通,从而在目标确立、计划制定乃至管理控制等环节上形成高度统一,并最终引导组织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