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变法上谕”发布之后,清廷废除了满汉不得通婚的禁令,此后又宣布废弃缠足恶习,“全国十八省总督皆有戒缠足之示”,各地总督如袁世凯、端方、张之洞等积极呼应,李鸿章、袁世凯还让子女亲属放天足。
7月份,清政府下令自明年起科考取消八股文,在试题中引入了对国际局势和国内政治讨论等策论内容。教育领域的改革比较容易做到深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恢复了三年前被扼杀的“百日维新”的各项措施,8月初,下令革新整顿京师大学堂,将各地原有书院改成新式学堂,要求各省城设大学堂,各府设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
张百熙被任命为管学大臣,负责设计新型教育体制构建方案。《兴学诏书》的颁布,拉开了晚清十年间教育立法活动的序幕。1902年(农历壬寅年),张百熙上呈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第二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又对这一学制进行了修改,于1904年 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这些措施并且在此后十年中得到了切实有效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改革的成功也是清末新政中成绩最为明显的改革项目之一。同时,各省选派学生以官费送到国外留学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各省派遣公费留学生,则是百日维新还未提出过的。诏书当时计划给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们分别赏进士、举人等头衔,试图把这批新型知识分子引入现行体制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