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敛之是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866年出生,幼年家贫。戊戌变法期间,32岁的英敛之写了一篇《论兴利必先除弊》,对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表示赞许。通过开办一份日报,发表政见启发民智、救国救民,一直是英敛之的夙愿。1901年4月下旬,英敛之从上海回到天津后,得到几个教友股东的资助计划开办《大公报》,严复也是个小股东。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正式创刊,英敛之自任该报总理、编辑等职。在创刊号上,英敛之撰写的创刊词这样说道:“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凡我同人亦当猛自策励,坚善与人同之志,扩大公无我之怀,顾名思义,不负所学,但冀风移俗易,国富民强,物无灾苦,人有乐康,则于同人之志尝焉,鄙人之心慰已。”启发民智、学习西方以达国富民强是英敛之的办报初衷。
《大公报》放言议政。在1902年6月21日的《论归政之利》一文中,英敛之呼吁慈禧太后不要再搞“垂帘听政”那一套,并称慈禧真正放权给光绪皇帝有以下八大利:“中外利,满汉利,民教利,新旧利,宫闱利,草野利,君子利,小人亦无不利。”《大公报》还指名批评军机大臣、顽固保守派大臣之一的刚毅实为“国贼”。
英敛之还指出1901年开始的变法步子太小,不能服众,辛亥革命发生之前近十年时间里,《大公报》一直坚持操守,不与权贵甚至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妥协,竭力推动新政、立宪。走过了从倡言“保皇斥后”到主张“君主立宪”,再到伸张民权、同情革命的历程。
1907年7月,当清政府把革命党人徐锡麟和秋瑾处以极刑并株连同党时,《大公报》立即发表文章,批评清政府制造株连党祸,谴责清政府对徐锡麟的啖肉剜心,为见于二十世纪中国的“野蛮凶残行径”;对秋瑾这一女子,“以猛狮搏兔之力擒之。……既无证据,又无口供,遂处斩刑”,已经到了“野蛮已极,暗无天日”的地步。
此外,英敛之的《大公报》为积极响应风靡全国的反对美国虐待华工的运动,倡议天津各界抵制美货,拒登美国广告。当时身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就在天津办公,他看到《大公报》宣传抵制美货后,通过天津巡警局,以“有碍邦交,妨害和平”的罪名,下令禁止邮局邮递、禁止市民阅读《大公报》。接连几天,《大公报》的在天津的零售量不降反增。袁世凯又以政治拉拢、重金收买的办法对待英敛之,但仍旧无效。
英敛之主管《大公报》的时间实际只有十年(1902~1912年)。1912年2月23日《大公报》改印“中华民国”的年号,同日刊登“告白”:“本馆总理英敛之外出,凡赐信者俟归时再行答复。”从此,英敛之偕夫人回到北京,隐居香山静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