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
这是重要的一天,你踏上了一条通道,未来的人生将由此开启。尽管这条通道并非通向婚姻的殿堂(你将很快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但是当你站在书架间的这条通道上,寻找“自我完善”类书籍的时候,同样将跨越一道重要的门槛。你怀揣梦想,如同其他数百万人一样找到这类书,想在其中寻求心灵的成长和知识的积累。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十全十美——名利双收、健康长寿、家庭和美——而你听说,只有通过自我完善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你明白了吗?这就是说,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思维、集中精神,你就能够掌控外部世界。你所要做的就是掌握控制权。首先,把你想要实现的所有目标列成一张清单。还是换一种吧:列出你所有的习惯。或者你该列出自己生前想去旅行的所有目的地?(死亡离你还很遥远——那边的书架上就有一大堆关于永葆青春活力的书籍。)无论如何,你首先都要做到喜爱自己、坚守自我。不过,这事儿难就难在这里。你还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还需要“发现自我”,而这不正是“自我完善法”想要教会我们的吗?如果“自我完善”要达成的一项目标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之一,你该如何是好?
于是,你穿过“修身养性”类书籍区的过道,走向旅行类书籍区,那些旅游指南封面上印着鲜艳的图片,向你推荐各种让人永生难忘的美妙旅程。也许去东南亚自助游,去澳大利亚跳伞,或者去非洲当志愿者能够帮助你认清自己。有一种远离尘世的休闲活动可以提供修身养性的冥思课程,让人能够与自己的内心相通,不过你能付得起昂贵的费用吗?但是不进行这种自我发现之旅,一切从何谈起呢?
伟大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曾说,他的雕塑作品原本就已经藏在石头里,自己所做的只不过是凿去多余的部分。我们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常常与米开朗琪罗的说法相似:在我们遵从多个条条框框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个恒定、独特而真实的自我。在我们眼中,自我发现就是一个挖掘出自己本性的过程。我们深挖到表象之下,抛却无关紧要的外在,呈现出自己永恒不变的本性。而我们借以发掘这个特性的唯一工具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选择能力。其实,我们对自己的着装或者所喝饮料的选择,对居住环境、所读学校和所学课程的选择,当然还有对从事职业的选择都体现了我们自身的某些特性,而且我们也应该努力使这些内容真实地反映自我。
但是,我们到底是谁?命令式的“做你自己”听起来倒是直接明了。(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让一个人做他自己来得更容易呢?)不过,我们常常会被这句话弄得不知所措,好像一不小心,我们就会变成别人似的。如果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使我们远离真实的自我,那就很难继续前进了,我们也会因此变得犹豫不决。毕业后马上找一份能干上十年八载的稳定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这已经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走的路了。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18岁到25岁是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时期。直到1970年,美国年轻人初次结婚的平均年龄基本保持在女性21岁,男性23岁。而现在,年轻人初次婚龄已经猛增到女性25岁,男性27岁。
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称,美国社会出现了所谓的“中间族”现象,一些年轻人已经过了青春期,但在心理上却没有完全步入成人阶段。那期杂志的封面上将这些年轻人描述为“生活上仍需依靠父母,不停地换工作、换伴侣。他们并不是懒……只是不想长大”。虽然“中间族”这个新词特指正在寻求身份认同的一批美国年轻人,它所反映的现象却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同样,欧洲有“三不族”(不上学、不就业、不接受培训),日本有“寄生单身族”,而意大利则有“成年宝宝族”。即使是在那些更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发现真实自我的压力也在日益突显,这个崇高的目标也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犹豫。
从传统观念看,这些年轻人好像停止了成长,但是,以何时结婚生子来衡量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并没有确切的道理。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变迁,令那些原本无法选择自己人生的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如果这些人想要把握住新近获得的自由、更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会有人感到意外吗?要是他们不这么做,我们倒真会觉得他们有问题了。我们站在“修身养性”类书籍区的过道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在寻找同样的东西。但是在探寻自我的过程中我们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呢?为什么说发现自我对我们至关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