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展示
“我是谁?”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正解。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那些生活在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常常很容易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个人的身份认同与集体的归属感密不可分。然而,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传播,身份认同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了人们的私事,不论这种个人主义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主导思维范式,还是作为与传统做法相左的特例。个人主义思维占主导的社会,其核心观念就是,一个人所属的种族、阶级、民族和他所信奉的宗教都无法全然决定这个人的本质,他最根本的特质是不受外在影响的。但是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将看到,人们诠释自我的过程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美国一向自诩为“自由的国度”,也正因此而吸引了大量的移民,所以考察它的历史有助于我们认识人们对自我身份理解的演变。很多美国早期殖民者所推崇的一系列思想是最早的也最具影响力的个人主义观念之一,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将其概括为“新教伦理”。实践新教伦理的代表性人物就是美国的建国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在美国18世纪大众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当于今天的奥普拉(美国着名访谈节目主持人)、菲尔医生(美国心理咨询节目主持人)和沃伦·巴菲特(美国着名投资家、企业家)的结合体。他是当时人们公认并推崇的商业领袖、政治家和记者,他写的《穷理查年鉴》(Poor Richard’s Almanack)中的格言警句在19世纪乃至今天,一直是激励美国农民、手艺人和商人奋斗的经典作品。富兰克林的哲学一言以蔽之就是实用主义:勤于业,忌奢靡,善养家,终得圆满。只要具备这些人品条件,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就意味着能够自食其力,并且安享通过奋斗得来的成功与财富。拥有一所大房子、一座打理得很好的花园、饲养得膘肥体壮的牲畜,这些都显示主人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并将为其赢得世人的尊敬。
虽然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人们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谋生方式,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做什么都不受限制。与之前的时代相比,如今可供人们选择的身份角色的范围大大拓宽了,不过,对于应该如何为人处世还是存在强有力的社会共识。一个“品性好”的人其所作所为都应当符合社会的期望。如果一个人整天游手好闲,喜欢到处炫耀,持有某种非传统的政治、宗教思想,或者违背道德规范与人姘居、非婚生子,那人们就会摇头叹气,说这个人“品性不好”。非同寻常的人只有在一种情形下能被社会所接受,那就是做寻常人该做的事而且做得更出色,你可以比别人干活儿更勤奋、信仰更虔诚,或者比周围的人更加严格地遵从既有的社会规范。
一个人的“品性”如何,绝不仅仅关系到周围的人如何看待他,是认可还是否定。举个例子,191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员工提供一天5美元的高薪(是当时平均薪金数额的两倍),不过要挣到这笔钱是有条件的。只有那些符合福特公司认定的“美国方式”的员工才够资格,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戒酒、戒赌、会讲英语(刚来美国的移民还得去上“入籍归化”的课程),而且要承担起传统的家庭角色。只有自己养家的单身女员工才有资格领取津贴,如果一名男员工的妻子走出家门去工作,就算她也是福特的员工,这名男员工也无法享受津贴。福特还设立了一个被称为“社会化机构”的委员会,专门负责以上规则的监督实施。委员会成员会上门走访员工的家庭,看看是不是所有人都过得规规矩矩。这种政策以现代的眼光看来带有歧视性,而且侵犯了个人隐私,但在当时却广为接受,甚至受到不少好评。
当时的人们在遵守严格的传统社会规范的同时,还得服从关于效率和纪律方面的新职业规范。福特公司如今着称于世还有赖于它的另一项革新,那就是流水化作业。自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工业化进程至今,流水化作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逐渐让位于工厂雇工的生产方式,而每个工人的个体地位不过就是复杂机械上可以更换的零件。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将这样的一种观念归纳成一门科学,写进了于1911年问世的专着《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中。科学管理强调每道工序都必须严格遵守制定好的规程以实现最高的效率。书里曾经记录下了他与钢铁厂生铁搬运工施密特先生的一段对话,内容如下:
“我想看看你是能拿高薪的人,还是像厂里那些没用的家伙一样不行。告诉我,你是想一天挣1。85美元,还是想像那些没出息的家伙一样一天挣1。15美元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