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戏台

山西自古有戏剧传统,最早的戏剧起源于祈愿和酬神,如古代文献中记载山西的“击壤歌”和“傩戏”。“自唐虞赓歌击壤以降,凡朝廷草野之间,其歌诗谣谚不可穷胜”,说明在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唐虞时代就已经有歌舞艺术了。以后不断发展,到近代有了踩高跷、耍狮子、跑旱船、大头娃娃舞、跑竹马、儿童秧歌剧等。从这些戏剧形式即可看出,它的原始状态就相当于民间的“狂欢节”,不分贫富,不分老幼,大家相聚一起击节起舞,要的就是热闹和喜庆,甚至男女混杂,放浪猥亵。

丁村不大,却有3座戏台,丁氏每一房支,即每一“院”都有一套戏班子,虽是为了自娱自乐,但水平也不低。丁村歌谣中有这样一段,生动刻画了农民演员的戏剧形象:

高高的小旦,闷儿的丑,

腰子的架子,玉善的吼,

安生的鼓呀,狗蛋的锣,

才娃的胡胡,敖成的钹。

每逢戏剧开锣,那就是全村人的节日。观众看戏并不是为了捧角,而是为了发泄平日被拘束的性和情。于是演员忘了词儿的,唱半截儿被哄下台的,甚至观众自己跑上台去替换演员的都是常事儿。这时人们才发现:真实的人性只有在戏台前才能充分展现出来。人是需要适当放松一下的,这才是“演大戏”的本意所在,也是民间戏剧的生命所在。

丁村共有3座戏台,都建在庙宇对面,这说明戏剧起源于酬神,民间的欢乐是献给神灵的最好礼物。但戏台与庙宇的搭配却有讲究,并不是哪路神仙都要用戏剧去酬谢的。

丁村多商人,关帝是商人的行业神,关帝庙前就要搭戏台,丁村商人经商在外,祈求生意顺畅。另一座戏台正对菩萨庙,庙里是什么菩萨现在村民已说不清了,只记得这座菩萨庙在建南院之前就已存在,当时没有戏台。有了南院建筑群后,要求神的保佑,才建起戏台,每逢过年和菩萨生日都在这里演戏。这座戏台属于南院,为了让老人、孩子和姑娘们看戏方便,在建南院住宅时就将两座对着戏台的二楼开了窗子,演戏时,人坐在窗前就如同坐在包厢里一样。这座戏台虽不高大,但它前面却是村中最宽敞的一块地方,可坐几百人看戏,因此,周围村子的百姓也纷纷来看。这里不但丁村的戏班都来演出,外请的戏班也来。

还有一座专演皮影戏的戏台,建在村西南角的小观音庙前,正对观音庙。这里地方狭小,庙前又建有一座过街楼,戏台搭在过街楼上,下面过车走人。戏台的面积很小,仅长3米,宽2米左右,侧面设楼梯上下。

1949年以后,村中不再演戏,这些戏台也就废弃了。其实,废弃的何止是戏台,那是上千年不辍的一种文化传统。房子坏了可以重修,传统丢掉可是连记忆都难寻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丁村人又开始排戏了,而且是完全的古装戏。真诚地希望他们在戏剧中找到欢乐,找到老祖宗的那种忘乎所以的感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