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部分的组成与使用(3)

丁村位于“鱼米之乡”的汾河畔,日常有大米,有白面,有蔬菜,还能吃上活鱼、鲜蚌。经商发财人家,日常的饮食逐渐讲究起来。其中不少人家常年请有专门的厨师调配饭菜,有的厨师甚至连续两三代为一家主人服务,如南院的丁先登一家就曾有父子两代厨师为其家把厨。1911年前后丁先登请了赵保官为“厨令”,吃、住在家里,为一大家十来口人操办日常伙食,厨师只管做菜做饭,其他买粮、买菜、烧柴、烧煤都有账房、伙计操办。当时丁先登年事已高,常要调换着吃些精细可口的,赵保官就按照他的口味配调饭菜,自己还创造了一些菜的做法。后来赵保官干不动了,他的儿子赵安生也来到丁家,继续在丁家做“厨令”,并在菜系上又有创造和发展。1990年赵安生老人83岁去世,但他的烹饪手艺却在丁村留传了下来,如今由他创出的婚丧嫁娶、寿诞佳节中的“重八席”、“六六席”、“十三件”、“十五圆”等仍是筵席中最受欢迎的。这些菜谱可谓山珍海味样样齐全,如水中的鱿鱼、鱼翅、海参、鱼肚、蟹肉,陆上的猪、羊、牛、兔、鸡、鹿肉,还有十分少见的发菜、蒸菜、薏米等。除了鱿鱼、鱼翅、海参、鱼肚为海里的,其他丁村附近都有出产。

尽管汾河产稻米,但麦子仍是主要作物。晋南人爱吃面食,面食的做法非常多,仅“馍”和“饼”的做法,就有二十几种。有白馍、油心卷子馍、包上馅的包子馍、剁卷子、花馍、枣馍,逢年过节还要做各种面塑,也称馍。饼的做法有发面饼、摊饼、油煎饼、油酥饼、千层饼、小火烧等。饼做得好,还留下许多歌谣,其中一首:

啪啪啪,打火烧,今年收成就是好!

咱的油,咱的面,咱的火烧卖得贱。

泡油糕,枣火烧,谁也没咱手艺高。

南来的,北往的,有钱没钱吃咱的。

各种面条的做法,也有十几种。如果不是当年在吃上讲究,恐怕也不会创造出那么多吃食的花样了。

丁村分家单过小日子的也不少,由于到厨房院做饭不方便,多利用自家宅子的倒座房或厢房内作厨房,冬天一边取暖一边就在炕边灶台上做饭。碰上办婚丧嫁娶、老人祝寿等大事,再另起临时炉灶。分了家的人,由于人口少,有时又会混在一起吃饭,一是“人多吃饭香”,二来大家相互有个照应。

山西由于气候较冷,人们日常生活与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做饭、取暖一年到头离不开灶,因此对灶神格外尊重,平时灶台上都设龛供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民家善恶,还要看人们是否爱惜粮米,有无浪费。这天晚上家家要祭灶,家里的妇女们要烧香祭祀,送灶君直达凌霄,要给灶神坐骑准备草料,要用糖瓜在灶火口四周涂抹,以糊住灶君的嘴,让他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农家在各院各屋的灶前都要贴上灶王像,换上新对联,祭灶时一边焚香一边祷告,并唱着祭灶歌:

灶爷爷,一身青,骑白马,踩金蹬,黑天半夜上天宫。

二十三,爷上天,说好事,道好言,初一回来好过年。

马驮金,驴驮银,骡子驮着聚宝盆,全都驮到我家门。

有的则把家中日常生活讲给灶王听,告诉他上天该怎么说:

灶爷爷,你听着,厨房里你见天瞄着过。

我顿顿省吃又俭喝,抛米撒面是一时错。

锅窝肮脏是娃黎多,你老人家可得担待着。

这糖瓜吃不了全拿上,捎给玉皇爷爷尝一尝。

我这里给你把头磕,上天去可要把好话说。

初一早些回来别耽搁,回家吃我蒸下的枣山馍。

在祭祀中人们总结了过去,又对来年寄予了新的盼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