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竹声蕉影的村落(1)

寺前排、高田、塘肚三村在梅城盆地的西部边缘,这里丘陵起伏,冈阜连绵,有许许多多小型的盆地,村落多建在盆地里。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农田,房屋都造在紧靠山脚的台地上,大致沿等高线排列,因为大多数是围龙屋,所以聚落像长长的、断断续续的串珠。

路东的寺前排和高田位于三星山的北麓,大体成一条直线在115~120米等高线间布开,从东偏南到西偏北大约长2公里。两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面朝北方,前面是一大片农田,海拔110~112米左右。农田对面横卧着起起伏伏的一溜小高地,海拔最高140米,西半墟冈上是南口镇(旧称堡),东半围龙冈上是柚子林。从风水术上说,主峰高371米的三星山是村子的主山,农田是大明堂,围龙冈便是案山了。朝山在远处。从三星山西侧的峡谷里流出来一条河,叫渐河,大约15米宽,在农田里形成一对正反弯,风水术上叫“太极水”,向东南流去,在卧龙冈东端急转一个弯后流出小盆地,那里是“水口”,闭锁良好,合乎风水术的要求。在三星山东侧的山口,也有一条小河从葵田村流来,向北沿山脚汇到水口里去。有石拱桥横卧在离交汇点不远处。梅县夏季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正好从东南的水口吹进来,向西直到塘肚村深处。

路西的塘肚村窝在一个三角形的小谷地里。北侧的丘阜高140米上下,是南口镇墟冈向西的延长。西南侧则是一座主峰280米的小山。聚落沿这些山丘的山脚排开,北侧的房屋朝南或南偏东,西端有两座朝西的房屋,西南侧的朝东偏北。聚落与官路形成一个边长大约750米的正三角形,上角朝向西北。它们中间的农田比较狭窄,本来与高田和寺前排的连接,但被古代的驿道、现在的公路切开。小谷地在西北角上有个豁口,冬季北风长驱直入,地理师说,这便是温姓、罗姓等早期居民不发达的原因。潘姓人在那里造了一道高高的坝,虽然并不足以挡住北风,据说因此便发达起来了。驿道以东,渐河之北,有一个圆锥形的海拔高约136米的小山丘,东麓有一溜小房子,面对一个水塘,小地名叫“塘窝里”。塘窝里以东的小地名桐树下,有锦和庐、敦义庐两幢房子,都是积河公一系后人造的。这一角现在行政上属塘肚村。

房屋紧贴山脚建造,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珍贵的农田。接着便是供水的问题,包括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塘肚村没有河流,田地的灌溉更加困难。早在明代,就有一位姓郑的人,在去兴宁的山谷里大约20里开外的地方,造了一道拦水坝,提高了水位,开盘山渠把水引到塘肚村南端,沿村东南的山麓经沙子尾向北偏西流,直注进西北方的山谷里。这条渠叫高圳,它不仅供应了塘肚居民的生活用水,而且足可自流灌溉官路以西的农田,赋予这块三角形的谷地以生命,使它成为可以生息的地方。这位姓郑的人因此被后人尊奉为“仙人”,在村西一里多远的小山丘上,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的庙旁边,给他造了一座郑仙宫。过去,村人每年年底疏浚高圳一次,事毕都要去祭祀郑仙人。宫很小,但历经世事的沧桑变化,至今修护得很好,且有香火,可见乡人对他崇敬至深。光绪《嘉应州志》卷五载:“郑仙高圳在南口堡,源出七娘峰河,沿流十余里,溉田数千亩,相传明代郑某开筑,今其故居号曰郑仙窝。又有郑仙宫,每年议拨巡圳十人,计亩敛谷,岁终报赛于此。”郑仙窝就在郑仙宫以北一里左右,现在是个小村子。塘肚村北边一溜房屋的位置比较低,居民日常用水靠水井和水塘。

寺前排和高田的居民日常用水也靠水井和水塘。农田虽有渐河流过,但河床低,不能自流灌溉,山麓台地上的菜园和果园更不能依靠小河的水。因此,后来也在上游河谷里大约一里远的地方造了一道拦水坝,开渠绕过山脚向东一直流到老祖屋前,沿线有毛渠自流浇灌农田。这一路的围龙屋前的水塘也全靠它注满。这条水圳虽然没有什么仙人庙,却在它出了山谷向东转弯进高田村的地方,造了一个不到一米高的小小的三官庙。三官大帝里有一位水官,管理水利,镇慑水害。虽然对三官大帝的崇拜遍及全国,但在这里其地方特色和个性都不及郑仙人。

这样的小庙分布在全村各处,有土地庙、老君庙、社公庙、观音庙和五显神庙等等,每个小桥头也都有庙,后山半腰的竹林里有“福德文武帝君庙”。这些庙都小得不能进人,有的只有板凳那样高,涂成土红色,其实不过是神龛而已。寺前排的东段,靠南的后山坡上,有一座云泉寺,两进,东侧有两道横屋,小院里一块仆地残碑,是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第二会福首买田入云泉寺碑记》,则寺的初建当在明晚期或以前,寺前排村因在云泉寺前而得名。另一座宗教建筑是紧挨着老祖屋西侧的观音堂,不大,只有一个厅,小院之前是围墙和随墙门。地段很局促,但观音菩萨是最慈悲为怀的,想来不会计较。

和江南其他地区大不相同的,是客家村落大多没有独立的宗祠,祖宗神牌就在大型聚居住宅的上堂里,上堂叫祖堂,中央设神橱,也叫祖龛。每幢大型住宅都以建造这幢住宅的人的父亲为“开基祖”,神牌供在神橱正中,然后分昭穆供高、曾、祖、祢的神牌。宅祠合一,是围龙屋的一大特点。位于寺前排的潘氏“老祖屋”,它的上堂是三村的总祖堂,供着梅县开基祖处士公的神牌,因而也是全梅县潘氏的老祖屋。现存老祖屋有上、中、下三堂,不大可能是积河公和广河公初建时的原状。族谱里只提到八世正先公曾整修祠堂,此外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老祖屋的历史。

刘姓村民在寺前排距东华庐不远处倒有一个专用的祠堂,叫“刘屋”,规模很小,只有祖堂和门厅,却也是全梅县所有刘姓的总祠。刘姓在这里已是小姓,只有几户人家,祠堂处在隐蔽处,对村落的布局和景观都没有影响。

因为潘氏没有独立的、专用的祠堂,不可能像皖、浙等地在祠堂设义塾,所以便有了独立的、专用的家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立的毅成公家塾,位于德馨堂西面大约一百米处,五开间、两层楼,前后有花园。四周古木参天,蕉林婆娑,风景清幽,洵是读书的佳地。这里本来有刘姓的私塾,叫“细学堂”,小小的三间屋,被潘钦学的儿子十三世国城买了过来,立斋和祥初合力建立了这所家塾。塘肚村里,西南部的中段,高圳边上,有一座双合杠式小屋,是九世发源公造的,用作学塾,叫“学堂门头”。1911年,这所学塾与其他一些房派的小学塾合并,改为南口镇上新建的安仁学校的低年级分校,搬迁到北部的东段,还是一座双合杠式小屋,起名“笃才学校”。高圳边上的旧屋住了一家人,被改称“乌枣树下”,因为门前长着一棵乌枣树。

村里再也没有其他的公用房屋,甚至没有一间商店,村民们买东西都到北面不远的南口镇上去,镇上至今还有集日,即墟市。

因为住宅绝大多数是围龙屋,规模很大,前有池,后有围,自成一体,并且围龙屋有层层扩张的机制,所以彼此独立,间隔很远,以致村落疏疏朗朗。它们之间是菜地、果园和水塘,拳头般大小的卵石铺就的村路弯弯曲曲连接这些围龙屋。村子里没有街道和巷子,非常开敞疏朗。这种没有结构的村落结构,是围龙屋村落的特色。南口三村和附近的村落,如圩冈下(今名益昌村)、郑仙窝、围冈、黄屋、葵田等等都是很典型的围龙屋村落。有些地方,至今还可以见到丘陵脚下孤零零地造着一所围龙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