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2)

 

【原文】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①,则可乎?”

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②,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③。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④,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⑤!”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⑥。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⑦?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⑧,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⑨,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⑩。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注释】

① 端:端正,端庄。虚:谦虚。勉:勤勉。一:执著。

② 阳:指气质刚强。孔:甚。扬:张扬,宣扬。采色:表情的轻易变化。不违:不敢拂逆。

③ 案:压抑。感:想。容与:自快,放纵。

④ 渐:逐渐,指小德一天天长进。

⑤ 执:固执。执而不化:执一而不化。外:外表,表面。内:内心。訾(zī):采纳。

⑥ 内直:内心正直。外曲:外表委曲。成:自以为得当的看法。上比:上比古人的见解。

⑦ 徒:类。天之所子:属于天生的。

⑧ 擎(qíng):执,指执笏。跽(jì):长跪而拜。曲拳:鞠躬。

⑨ 谪:诤。

⑩ 大:通太。政:通正。法:法规。谍:通达。固:浅陋。

   师心:以自心为师,坚持己见。

   斋:本意为斋戒,引申为心地平静专一。

   暤(hào):通“皓”,明白。暤天:自然。不宜:不如。

   心斋:空明的心境。

   止:停止。符:征,概念。心止于符:即心止于感应现象。

   樊:笼子,藩篱;这里指卫国的领域。无感其名:不为名位所动。

   无门无毒:承前“医门多疾”说的。毒:暴怒。一宅:心灵凝聚。

   阕(què):空明。白:纯静。虚室生白:空明纯静的心境生出光明来。止止,止其所止,止在宁静的心。

   坐驰:指形坐而心驰。

   徇:使。纽:枢纽,关键。

   伏戏(牺、羲)、几蘧:上古时代的帝王名。散:疏散之人,没有才识的一般人。

【译文】

颜回说:“我外貌端庄而内心谦虚,做起事来勤勉而精神专一,这样可以吗?”

孔子说:“不!这怎么行呢!卫君骄横之气张扬不止,喜怒无常,一般人都不敢违逆他。压抑别人对他的劝告,以求内心的放纵。这种人每天用小德渐渐感化都不成,何况用大德来规劝他呢!他必定固执不化,即使外表附和而内心也不接纳。你的做法怎么行得通呢!”

“那么我就内心诚直而外表恭顺,援引成说上比于古人。内心诚直是与大自然同类。与大自然同类,知道人君和我,都是天生的,哪里期望别人对我的言论要求称善呢?又哪里祈求别人不称善呢?这样,大家都以我称作怀有赤子之心的童子,这就叫做和自然同类。外表上恭顺的人,是与一般人相同的人。执笏跪拜,鞠躬行礼,这是作为人臣应尽的礼节,人们都这样做,我敢不这样做吗?做一般人都做的事情,人们也就不指责我了。这就叫做与世人同类。所谓援引成说上比于古人,就是和古代贤人同类。援引的成说虽然都是教训,但是都是诤谏的根据,在古代就有这种情况,并非我独创的。像这样,虽然语言直率了些但是不会招来怨恨,这就叫做和古人同类。这样做可以吗?”

孔子说:“唉!这怎么可以呢!纠正人君的方法太多了,又不太妥当,虽然浅陋也可以免罪,然而,只不过如此而已,怎么能够达到感化他呢!你太执著于自己的成见了。”

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请问你有什么办法?”

孔子说:“你先斋戒,我再告诉你。你有诚心去感化卫君,哪里有这么容易呢?如果你以为容易,便是不合自然之理了。”

颜回说:“我家境贫寒,不饮酒,不吃荤,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像这样,就可算是斋戒了吧?”

孔子说:“这是祭祀的斋戒,并不是我所说的心斋。”

颜回问:“请问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要专心致志摒(bìng)除一切杂念,不要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灵去体会;不仅用心灵去体会,还要用气去感应。耳朵的作用只是听取外物,心的作用只是符合外物。气则是以空明容纳万物。只有你达到空明的境界,才能达到道的聚集。这种虚静,就是心斋。”

颜回说:“我没有听到心斋教诲时,实在觉得我自身的存在。听到了心斋的道理之后,就觉得未尝有我自身的存在了。这空明的虚静就是心斋吗?”

孔子说:“你说得很详尽了。我可以告诉你了,假如能够进入这种藩篱之中悠游,而不为名位所动,人家能听进你的话,就说;人家听不进你的话,就不说。自己不固闭也不暴躁,把心志专一起来寄托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境地,这样就差不多了。不走路还容易,走路不留痕迹就很困难;为人的欲望所驱使容易作伪,顺任自然就难以作伪。只知道有了翅膀才能飞翔,不知道没有翅膀也能飞翔的;只知道有了智慧才能获取知识,不知道没有智慧却可以获取知识的。观照那空明的心境,静寂空明的心境就可以生出光明来,吉祥之光就会汇集于虚寂空明之心。如果心境不能宁静,这就叫做形坐而心驰。使耳目感官向内通达而排除心机,鬼神也会前来归附,何况是人呢?这样万物都会感化,正是禹和舜所把握的关键,伏牺和几蘧也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何况普通人呢?”

【品评】 

绝迹易,无行地难。

不走路容易,走路而不留下踪迹难。一个人可以不看、不听,自我封闭,不与外界接触,这是可以做到的;而一个人用眼去看,用耳去听,与外界广泛接触,而不受影响这是不可能的。面对到处充满着物质利诱的社会,能有几个人不为物欲驱使,不为名利所动。庄子告诉人们,人们应该达到“心斋”,意即虚而待物,空明寂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