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考试有些像“文化大革命”当中的大学考试,它采用的是推荐与考选相结合的制度。考试之前,高官名公往往向考官推荐人选,被推荐的士人一般在长安早已大有文名。当时没有报刊广播,没有印刷的书籍,他们的文名怎么来的?原来唐代有一种叫做“行卷”、“温卷”的习俗有人称此为“制度”,实际上并没有人或官方对此作出过规定,还是称习俗比较准确。。唐代文士要得到文名就得不断把自己的诗文作品写成卷子(类似今日书画卷轴)献给当时有政治或文化影响力的人们。程千帆先生据文献对这个习俗作了概括的介绍:
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行卷之后,为引起注意和防止遗忘,过一些时候还要再去呈献自己的作品,这叫“温卷”。
不仅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如此,士人到外地游览、游学,一般也都要到州郡拜望长官,也要向长官们行卷。《幽闲鼓吹》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
于頔是当时特别好客的地方官,韩愈也曾经求得他的帮助。这次是因为忙,才对牛僧孺有些慢待。从中可见,士人游历州郡,不单纯是为了获得名声,大多有所干求,希望从长官那里得到一点物质上的援助。也就是《儒林外史》中常常写到的“打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