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1)

三、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

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有四次提到“共赢”: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事实上,中国三个战略阶段所表现的外交思想,依据中国的国力,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从毛泽东的道义外交,到邓小平的利益外交,直到胡锦涛的共赢外交政策,追求的都是中国和平发展,世界和谐昌盛。

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的统一

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日益引起国际重视的中国,是崛起还是发展?在中国跨入和谐富国第三战略时代,这两个词变得十分敏感,一度成为国人讨论及需要选择的热点。2003年,“和平崛起”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从2004年后,“和平崛起”一词在领导人的讲话和新闻中逐渐淡出,由“和平发展”取而代之。

无论“崛起”还是“发展”,都是一种变化,但不同的是,“发展”更多描述的是过程,“崛起”表示的则是结果。对于被外国列强欺负了一个世纪的中国民众来说,“崛起”较能体现中华复兴,但“发展”一词更重要的是向世界作出承诺:中国不会参照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模式,不会在国际上称霸。

从2003年开始,中国领导人在公开场合逐渐使用“和平崛起”这个词。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以及2004年2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两次讲到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也谈到中国要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国内外观察家敏锐地注意到,“崛起”一词在中国的决策层已正式走到前台。

2006年4月19日胡锦涛访美期间,在西雅图会见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中美关系的未来研讨会的中美专家学者。胡锦涛表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很有意义。只有真正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的未来走向,牢牢把握中美的共同战略利益,不断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这表明了中国学术界和外交界关于中国究竟选择“和平崛起”一词还是选择“和平发展”一词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

胡锦涛积极倡导和谐世界

2003年6月5日中新网以胡锦涛首次出访“全面体现中国外交政策”为题,报道了胡锦涛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胡锦涛在10天时间里,先后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会晤、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参加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报道强调了胡锦涛首次出访,体现了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同周边国家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的方针。

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全球的角度,胡锦涛多次倡导和谐世界。在亚信成员国领导人会议上发表的《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倡导建设“和谐亚洲”;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的《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建设“和谐地区”。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首脑峰会”上发表的《奥运是中国的机会是世界的机会》,更是重申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胡锦涛不断提出、重申、反复强调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亚洲、和谐地区、和谐世界。其外交思想,就是创造和谐共赢的世界环境,即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