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还喜欢建造宫殿,兴建亭台楼阁。于是越国就派人入山伐木,选择木质好的大材,工匠又对其进行修饰,刻上美丽的花纹,还镶嵌白玉,涂上黄金,无比豪华。由文种率领送给夫差。夫差很高兴。在范蠡、勾践向夫差施行的计谋中,还有美人计,这是中国古代常常见到的削弱敌人的方法。随着越国国力的增强,勾践复仇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而范蠡却审时度势,不慌不忙,在返国的第三年,即前488年,勾践就迫不及待地召集范蠡、文种和五位越国长老,讨论如何复仇的计划。
范蠡分析了吴越双方的形势,让勾践注意观察自然天象的变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反应,认为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等待时机成熟,再开始行动。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没有急于伐吴,而是专心治国,越国继续发展。
又过了两年,到公元前486年,勾践又向范蠡询问,说:“我想攻打吴国复仇,您看可以了吗?”范蠡说:“人事方面机会到了,但天时还不成熟,请王再等待一段时间”(《国语·越语下》)。
到了前484年,出现了对越国有利的形势,一是吴国北伐,攻打齐国,结果吃了败仗,在撤兵回国时又被楚国军队袭击,军事力量受到很大损失。二是,吴王身边最重要的、有眼光的谋臣伍子胥,因和吴王意见不合被杀。得到这个消息,勾践赶忙召见范蠡,对他说:“现在吴国吃了败仗又杀了伍子胥,吴国的阿谀奉承的大臣越来越多,越国百姓都认为可以伐吴,现在是不是可以出兵了?您以为如何?”没想到,范蠡一脸轻松,不紧不慢地说:“从人事上看是可以了,不过现在天时还不够,请大王再等等吧!”文种也认为可以再等等。勾践虽然着急,但范蠡说不出兵,他也无奈。
转年,也就是前483年,勾践了解到吴国遭受灾荒,于是又召见范蠡,对他问道:“前几次我和你说出兵伐吴,你都说不可以,现在吴国又发生蟹食稻种、庄稼不收的灾荒,这正是伐吴的好时机,您看是不是可以出兵了?”没想到,范蠡还是不答应(前486、前484、前483,勾践已经3次要出兵)。
范蠡说:“天应至矣,人事未尽也,王故待之”(《国语·越语下》)。不错,现在天时的征兆已经出现了,但人事方面还没有发展到尽头,我看还是再等一下。
文种也同意范蠡的意见,勾践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
范蠡为什么一再拒绝对吴采取行动呢?原来这是范蠡的一贯思想,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仔细观察天时、地利、人和的变化,寻找最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其实这正是范蠡一生所遵循的行动准则。他尽管在劣势条件下还显得那么自信,正是基于他对各方面情况观察准确,从不草率行事。
到了这年九月,勾践又召见范蠡,焦急地要出兵伐吴。范蠡说:“君王不召见我,我也准备找您了。我听说抓住时机,就像救火,就像抓捕逃犯,应当快步奔跑,不容迟疑”(《国语·越语下》)。
接着,范蠡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勾践。说:“据我了解,现在吴王将向北出兵,吴国的精兵都跟着吴王出发了,留在国内的尽是些老弱残兵,但是我们现在出兵,吴军出境不远,他会调头自救,对我们不利,我认为不如等到明年再出兵”(《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
勾践又与大臣谋划,确定转年(前482年)春天,对吴宣战!
这时从吴越两国的形势看,形成鲜明的对比。越国,经过勾践回国后8年的苦心经营,越国经济发展,民心稳定,军队实力增强,武器精良;并用计谋麻痹了夫差。而吴王夫差则大兴土木,沉湎女色,一味享乐,力量已经不如越国强大了。范蠡仔细对比了吴越两国的力量,终于做出了攻打吴国的决定。应该说,这一决定建立在对吴越双方国情、民心、军事力量翔实的分析基础之上,但是,作战有许多不可知的偶然因素、突发因素,范蠡作为战争的指挥者他能够稳操胜券吗?
从越国决定出兵的时机看,正是吴王夫差率兵北上,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南)。吴军为什么到黄池?原来,吴王夫差要与晋国争霸,想当霸主,尝尝老大的滋味。夫差率军北上,让太子友负责后方防守,但军力不足,这是范蠡决定出兵的原因之一。
越军正式出兵是在前481年6月,勾践调集精锐部队,任命范蠡为总指挥,进攻的目标是吴国的京城姑苏。
出发的这一天到了,越军举行誓师大会,众将士士气高涨。为了激励士气,勾践把祭祀过神灵的酒倒在河的上游,再陪同将士到下游迎流共饮(《吕氏春秋·顺民》)。虽然没有酒的味道,但将士们觉得这是越王与他们共饮,因而特别受鼓舞,决心勇敢杀敌,“士气感奋”。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构建倒酒的这条河叫做“投醪(浓酒)河”。至今绍兴城南的一条小河还保持着这个名称。
越军兵分两路,一支由畴无余、讴阳率领,为先头部队,为了不让吴军发现,选择隐蔽的小路北上,途经不少水溪,进入吴国境内时,经过一条水溪,后人称作“越来溪”。这支先头部队,行动隐蔽,吴军竟然没有发现。他们在离吴都7里的郊外扎下大营。准备配合主力部队偷袭吴军。
第二支队伍是主力,由范蠡、勾践率领,经海路进入吴江(松江),然后溯江而上,直奔吴都。
越军的作战意图很明确,以先头部队吸引吴军,主力部队乘机进攻吴都姑苏。吴军很快在郊外发现了先头部队。太子友命令军队出击,吴军虽然大部分北上,但留下的战斗力还是很强。越军先头部队人少,经过一场激烈战斗,越军寡不敌众,被打败,将领畴无余、讴阳被俘,杀死。此战失败,说明越军对吴的战斗力估计过低,但先头部队牵制、吸引了吴军,为越军主力进攻吴都赢得了时间。虽然失利,但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再说范蠡、勾践率领的主力,见吴军人少,迅速出击,太子友、王孙弥庸等急忙迎战,在吴都郊外的姑熊夷与越军交战,结果吴军大败,太子友、王孙弥庸等被俘。第二天越军攻入吴都城。入城后,“焚其姑苏,徙其大舟”(《国语·吴语》)。烧毁了姑苏台,控制了供吴王游乐的豪华大船。
吴国出了这么大的事,夫差还在黄池!在越军进攻吴国,吴国遭到失败后,太子友就派人迅速告诉了夫差,谁知夫差担心这样的消息会影响他的争霸行动;也担心影响士气,动摇军心,竟然将身边7个知道消息的人全部杀死!
更荒唐的事情还在后头。夫差明明知道吴国已经被越国打败,他不马上回国,还召集将领开会,询问究竟是否撤军回国?没想到不少人主张不回国,他们担心一撤军,就会遭到晋军的围剿,导致吴军全军崩溃。
王孙雒建议:“现在不能回国,如果不参加会盟就回国,只会使越国更牛气,造成吴国军民进一步恐慌。我建议必须在这里争取霸主地位,让晋国屈从我们,这样士气才会高涨。等称霸成功,我们再回国,打败越国,收复国都也不迟。”夫差感觉此话有理,决定先不遗余力地称霸!
于是在会盟中,他态度强硬,动不动就威胁要和对方决战。参加会盟的晋国大夫司马寅,看出夫差有些反常,就对晋卿赵鞅说:“我看吴王面带晦气,神情不安,一定是国内出了大事,说不定太子出现了意外。吴国是夷狄之国,做事缺少耐性,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们耐着点性子,观察他们,看以后的发展。”意思是让吴国一把,他能闹到哪儿去?其实这是兵法上欲擒故纵的一招。
赵鞅同意了,决定让吴国为盟主。夫差如愿以偿,自以为目的达到了,各国都害怕吴国了,于是决定回国。
这时越军攻入吴国国都的消息早已传开,吴军士气受到很大影响。不过,夫差如果用兵果断,迅速出击,以吴军的实力,打败越军并非不可能。但夫差犹犹豫豫,既担心太子友,又害怕诸侯军围截,行军很慢,居然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回到吴国境内。这时,军心涣散,已无战斗力了。
夫差和大臣商量对策。决定向越国求和。勾践得知后,很生气,说:“我准备了这么多年就为了和吴国决战,现在时机到了,而且占领了姑苏,正是灭吴复仇的好时机。”他征求范蠡的意见。范蠡说:“我同意与吴国讲和,虽然咱们已占领吴都,但夫差率军肯定会拼死争夺,因为他没有退路了。我们的实力还没有完全消灭吴军的能力,我看先和他们讲和吧。”这时勾践对范蠡十分信任,言听计从,虽然心里不满,但还是答应了范蠡的主张。下令班师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