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成长(3)

经过一年多的磨砺,工程院在微软这个庞大的家族里,已经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小子,成长为可以自信地与兄长们平起平坐的一员。

在经历了第一年的“要”项目和第二年的“给”项目之后,第三年,工程院开始“挑”项目。工程院终于不用担心项目“断粮”了。而且,只要有项目陆续进来,工程院就可以吸收和培养更多的人才。

许多创业公司在经历扩张的繁荣时,很容易出现质量下降、效率下降的情况,很多时候,这是由于“贪多嚼不烂”造成的。工程院也接受过类似的短暂教训。

有一段时间,虽然工程院还在不断引进新人,但各个项目的带头人仍然觉得捉襟见肘,原因是接手的项目激增。有了早期到处求人找项目的经历,张宏江和他的团队自然对这些送上门的项目“来者不拒”。于是,工程院做的事情也像许多刚刚打响知名度的创业公司一样,“贪心”地把“订单”全揽下来,虽然人员配置紧张,但因为人人满怀激情,所以人人身兼数职,以为凭借苦干就可以完成所有任务。

据时任工程总监的萧圣璇回忆,当时,开发人员同时做两个项目是常见的事。在他进入工程院的头一年,基层经理手中一般都有两到三个项目,而到了第二年,他们每个人手中的项目有四五个。

“早期的项目做得很辛苦——开发人员做得很辛苦,但效率不高,项目也做不深。”萧圣璇回忆道:“后来我们逐渐意识到,需要削减项目的数量,并且梳理出重点领域,聚合我们的力量。”

林斌也有同感:“一种做法是同时开100个项目,每个项目50人;另一种做法是同时开10个项目,每个500人。两种做法的人员规模相同,但哪个影响力更大?显然是后者!每个项目的‘打法’不一样,发布周期也不同,而管理者的精力毕竟有限,只有专注才能做大影响力。”

“我们以为靠着热情和勤奋,能弥补很多东西。”张宏江说:“但那时我们恰恰忘了,真正的卓越需要时间的积累。”

为了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工程院开始有选择地接项目,甚至还定义了“哪些项目不能接”:第一类,如果一个项目在多个地方都有团队在做,而工程院不是最核心的团队,这样的项目不做;第二类,如果开发的产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工程院的员工对国外产品的用户心态又不是很了解,和总部团队的沟通也要花费很大精力,这样的项目也不宜接。否则,项目难以成功不说,也会把团队做坏。

萧圣璇说,经过调整之后,他终于可以开心地专注于自己的团队了,因为此时工程院开始逐渐砍掉一些“鸡肋”型的项目,在管理方式方面,也由过去一个总监带七八个项目的“作坊式”管理,转变为各管一摊的“工厂式”生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