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3处于第三阶段的企业的发展重点
在企业的销售额从1000万美元增长到1亿美元左右的时期,尽管会出现专业化和相应的管理系统的发展完善,但是公司成长的速度经常超过企业管理系统完善的速度。由此会引发严重的问题,可能会限制一项业务的发展潜力,也可能导致企业溃败。下面将介绍星巴克在1994年的境遇。
虽然星巴克当时的营业收超过了1亿美元(第四阶段),但实际上它仍处于企业发展的第二阶段,面临向第三阶段的转型。这种境遇致使企业面临着显著的成长之痛,威胁到公司的发展和最终成功。
吉芭(Jamba)果汁、诺哈百吉饼和能量棒在这一阶段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苹果电脑也是如此,1985年其营业收入就超过了20亿美元,但组织结构仍处于第二阶段。马克西保健公司在此发展阶段营业收入高达18亿美元。结果是,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被IBM夺去,而马克西保健市场萎缩走向破产。马克西保健通过并购获得高速成长,因而没有时间发展一套管理机制,以支持快速膨胀的庞大身躯。
创业家本身也可能成为企业步入第三阶段的障碍。要实现从创业型企业向规范管理型企业的转型,仅靠发展运营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不够的。还需要组织成员的观念转变,尤其是创办者观念的转变。近三十年来,我们亲历了一些公司的转变过程。一个典型的障碍就是创业者担心转变会带来“官僚主义”。这一想法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脑海之中,他们不愿受制于他人或他物,诸如计划、角色描述、规章制度或流程。
在这些公司起步之初,并没有上述的系统或流程相助,因此,创业者认为这些因素都无关紧要,甚至是通往成功的障碍。他们没能认识到,在组织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游戏”规则。
没有系统、计划和角色定义的支持,组织必定会遭遇增长困境及混乱。正如一位作者所言:没人能在“混乱中生存”!
正如第1章所述,当星巴克的CFO史密斯先生邀请本书作者帮助星巴克实现向规范管理转型之时,他坦言,最大的挑战将是说服霍华德·舒尔茨接受这样一个观点——创业精神和规范管理可以两全。事实上,霍华德·舒尔茨很快就赞同这一观点。这与他一直以来信奉的信念是一致的,即构建一个企业帝国需要牢固的根基。
对很多创业者而言,很难真心赞同组织需要从早期的创业阶段转变到规范管理的阶段。这需要彻底转变他们原本的信念,因为他们的早期经验证明成功并不需要管理体系的支持。然而,不彻底转变观念,组织可能面临衰退甚至失败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