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李振声:民谣

2005年,淄博六中百年校庆。为了庆贺母校百年诞辰,李振声不但积极联络北京校友捐资铸造了百年世纪钟,为母校题写校名,还特意捐出4000元以表达对母校的一份心意。2006年,有人冒充淄博六中校友向他联系捐款,老先生捐出1000元,但没有按照对方指定的地址邮寄,而是寄到了学校,显示了他乐于助人和做事精细认真的精神。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麦草开创中国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这对当时的他而言有些出乎意料。"当时科学院在北京的人不多,只有200多人。院部领导就请著名学者给青年人做报告,我便有机会聆听了一些报告。"给李振声印象最深刻的是,华罗庚、钱三强和艾思奇所做的报告。"华罗庚先生讲的是怎样学习,概括起来有四句话: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别人起床时,我已学习4个小时了;我研究数学是从小学教科书的数学一、二、三、四、五、六册开始的;要学会读书,要能将一本厚书读薄。钱三强先生讲的是怎样做研究,他说:做研究必须注意基本训练,我跟居里夫人做研究工作时,第一个课题花了四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做研究的基本训练,包括怎样收集资料,怎样选题,怎样进行试验设计,怎样做调查,怎样整理分析数据,怎样撰写论文,等等;而当我做第二个题目时,难度比第一个课题还大,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所以,他说,认真完成基本训练后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艾思奇先生讲的是唯物论和辩证法,使我认识到:对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哲学原理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如果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那就是正确的认识,否则就是错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同时,事物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要跟上事物的发展变化,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才不至落后。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当时,遗传选种实验馆有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三个课题组,李振声被分工到栽培组,师从土壤学家冯兆林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分工负责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种植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几年中,他对800多种牧草进行了较深入的观察与研究。

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振声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背起行李,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陕西杨凌,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从此,李振声开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这一年,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刚刚开始侵入的时候肉眼是看不见的,到了后期以后病菌症状显示出来,在小麦叶片上会发现一行一行的粉状的东西,晃眼一看像生锈一样,远处一看小麦叶片是一片黄的,"黄锈一样,孢子粉上,孢子堆是一行一行,一条一条的,我们叫条锈,即条锈病"。一旦发生疫情将在大面积范围内流行,会造成小麦的严重损失,减产30%到50%,甚至绝收。为此,小麦条锈病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害有"小麦癌症"之称,严重威胁着小麦的生产。

当时只有25岁的李振声忧心忡忡。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引起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病菌变异的速度快,育种的速度慢,即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而据25个国家统计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成为当时一个世界性难题。"

"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可是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