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教授,我来看望您了。"2006年9月29日,出席母校百年校庆活动的李振声敲门走进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小麦栽培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的办公室。看到自己的学生,余松烈高兴地迎上前:"振声,你好!"两位院士的手紧紧相握。
李振声关切地向老师询问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余松烈也十分关心地了解李振声的研究进展。余松烈说:"你的工作很有成就,有这样的学生,是当老师最引以为自豪的。"
在学校读书期间,余松烈是李振声的辅导员老师,并给李振声等1951届学生讲授《生物统计》和《遗传学》两门课程。李振声说:"我能走上遗传学研究的道路,与老师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当时余教授教我们生物统计和遗传学两门课,他讲课十分精彩,能把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特别是遗传学,讲得深入浅出。有一次考试,余教授给了我一个高分,这给我很大的鼓励。"
而后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两人的工作和研究领域又都选定在农业科学上并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一直到今天他们仍然站在该研究领域的第一线。50多年来,两人相互尊重,在工作和生活上一直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用余松烈的话说"我们当然是师生关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我也把他当作自己的一位值得尊敬的朋友"。
师生相聚总感到时间的短暂。分别之前,李振声提出要与余松烈老师合个影。照像时,他执意让老师坐着,自己站着。他说:"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在老师面前我永远是学生,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摄影师按下快门,记载下两位院士感人的师生情。
余松烈得悉李振声获奖的消息后表示由衷的高兴,说:"李振生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对他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工作的肯定,李振声院士在山东农学院求学期间学习就非常勤奋,同时他的天分也很高,人非常聪明,自然他的学习成绩也就位居班级前列了。当然,李振声院士获奖的主要原因还是要归功于他后天的刻苦努力,首先是因为他的勤奋,在科学的道路上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科学研究需要脚踏实地。"余松烈还介绍说,李振声多年来一直关心着母校山东农业大学的发展,对学校的科学研究给出了许多有指导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他还给母校师生做过学术报告并多次捐款。
当年读大学时,山东农学院农场繁殖了山东正推广的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几个优良品种。一次,李振声回老家,于是将学校农场繁殖的这些优良品种捎带了一些给老乡,"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着这样的红火场面,我就从此暗下决心,一定搞好小麦育种"。
参加工作以后,李振声非常繁忙,但是每次回家时都不忘带回麦种在家乡田地里做实验,南谢村村委书记刘元臣回忆李振声回家时的情景,情绪仍很激动:"(20世纪)70年代,振声叔正在研究小麦,每次回到村里,他都会带一些麦种来村里搞实验,返回北京的时候再包一些家乡的土壤带回去研究,看看我们村里的土地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小麦种子,淄博市乃至全国好多地方的小麦都是振声叔研究的麦种。"刘元臣说,李振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就是兢兢业业,来去匆匆。
李振声自离开家乡后,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变化,每每在报纸上看到家乡可喜变化的报道时非常高兴,总是剪下来收藏。
2005年初,淄博六中开展了新老校友两地情通信活动,04级9班全班同学给李振声写了信。当时,他正忙于去海南参加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会后还要为刚刚病逝的老伴办理后事,但他仍然给同学们写了回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老校友对母校无限的眷恋和美好的祝愿:"同学们,看了你们来信中所讲述的母校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由近百名高级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十分高兴。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你们是多么幸福啊!我真是非常羡慕你们。你们是新世纪的创造者,中国和平崛起未来的栋梁,要肩负起这伟大的历史使命,就要按照'抱璞守真,奋斗超群'、'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学校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刻苦学习,要真正学懂、学活、学通!"小校友们收到李振声的回信后,同学们欢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