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外部压力并作出反应(5)

从军事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苏联正是在这个时候获得了它“超级大国”地位的。在常规军事力量和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数量上,苏联都有了可以同美国和欧洲“叫板”的资格。这时,它对外部压力的反应是超乎寻常的。它几乎在世界所有的地方开始了同美国的争夺。而美国由于越战的原因,则明显处在守势。这更刺激了苏联的欲望。其实人们已经观察到了,苏联不断扩大的武库,早已超出了获得同西方均势的需要。那么它要干什么呢?在欧洲部署SS-20导弹,在安哥拉和非洲之角的卷入,最后是出兵阿富汗,这一切使苏联在世界公众面前,变成了极度危险的“敌人形象”(更危险的是,苏联这样做时,还打着支援第三世界国家革命的旗号)。而每一次这样行动的发生,都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化和苏联同世界关系的恶化,以及它同西方军备竞赛的升级。苏联正在成为侵略者和扩张者。

可以说,这是原苏联领导人犯下的一个绝大错误。正是在苏联势力最膨胀的时候,它也开始滑向下坡路。激烈的军备竞赛实际上是由苏联的急剧扩张而加速的。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对苏联的扩张行为产生警惕。这迫使人们为防止可能的侵略而作出准备。而据说,美国人在一轮接一轮的军备竞赛中,“很快就算出来,在苏联国民生产总值比美国及其盟国少2/3到3/4的情况下, 通过无望的军事角逐中的经济消耗,有可能使苏联遭到彻底失败”。一位原苏联国际问题专家指出:“正是在里根时期, 制定了 竞赛战略 构想, 使苏联以往的国防投资成为过时的,强迫我们在非常不利的、代价高昂的、拖垮我们的环境中竞争。”

希望同美国进行争夺的苏联,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黑洞”。这个“黑洞”具有强大的“磁力”,迫使苏联一步一步向不利的方向走下去。但应指出的是,走向“黑洞”的责任,只能由苏联自己来负;“强迫我们 接受”的结论显然不能让人信服。事实上,退出这种“竞赛”和不被别人牵着走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前提必须是消除争夺霸权的欲望。

有人为苏联争霸的动机作了这样的解释:“可能是由于我们头脑深处存在的 落后综合症 使我们在核武器方面竭力追赶美国的。我甚至有这样的印象,我们引起西方喧嚣的武器系统一出现,我们就开始自鸣得意:对自己说,请看,我们多么强大,多么聪明,我们甚至能超过美国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看不出有任何政治需要,我们像狂饮者那样贪婪地武装自己。我们这样做,并不是我们感到会发生战争,或者担心入侵。”可以说,在原苏联的知识界,这个剖析算得上是深刻的。的确,在争夺霸权的背后,既存在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又表现为深层意识上的某种“痼疾”。“落后综合症”可能更驱使人们非理智地行事,既要使自己也要使别人相信自己是最强大的。原苏联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的那种强权、霸道和霸气,曾深深伤害别人,也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结果是,你要参加军备竞赛游戏,你就得按照它的规则“玩”下去。你要欺负别人,你就要树立众多的“敌人”。事物总要走向反面。当我们越过了正常的反应限度,而去追求不应得到的东西时,负面效应也就显露了。

那么,所谓“落后综合症”是否一定要造成对外部的非正常反应,甚至引导人们走向实现霸权的道路上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国对外战略的形成,显然不仅仅取决于心态。复杂的利益关联以及政治经济互动,才是对外战略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研究国家的对外战略时,的确不能忽视国家心态以及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国家的落后心态容易导致国家行为的扭曲。一般说,急躁、好胜、逞强、炫示和过激等等,是落后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后易于流露的反应。这些心态因素往往使国家行为变得不谨慎和盲目,从而影响到战略制定,引起对外部事务的过激反应。上述关于原苏联对外战略的分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应该认识到,正常的国际秩序,是应由整体性的正常国家心态来维持的。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应抱有正常的国家心态,坚持国际道义原则。人们既不能自卑、软弱,也不能总是充当现存国际体系的挑战者。积极加入到现存国际体系中,从中寻找发展自己的机会,才是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从落后状态到积聚力量;从抗衡外部压力到有意同美国争夺霸权,苏联为此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仅以核武器和运载工具而论,原苏联即使在当今也堪称世界最先进。但苏联尖端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的集中体制。这个体制可以动员最大限度的人物力资源,在短期内完成超功效的成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