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中国向外出口货物净值为1 416 964千元,而1935年仅为575 809千元,几乎减少了60%。③
国货出口的道路越来越狭窄,外国产品却因为物价、汇价都有所降低而加快了在中国的跑马圈地。一反一正,带来的是中国外贸逆差加剧,也让中国市场“满城尽是外国货”。既“抢夺”中国的白银,又抢占中国的市场,耍阴谋者背地里偷笑,受害者中国伤筋动骨。
不仅如此,市场上流通的白银锐减,还导致国内通货紧缩现象严重,原本就不稳定的中国金融遭受严重打击。截至1934年底,上海就有4家钱庄倒闭,一年后,又有12家私营银行倒闭,约占上海私营企业总数的18%。不到两年时间,这么多家银行停业,在中国出现银行后的历史进程中,还是第一次。④
银根奇缺,影响的不仅是金融业,还包括工商业。市场的货币消失,为销售商品,人们只能将价格一降再降。商品价格再低,总得有一个底线,跌到成本价以下,生产企业无法维持下去,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破产。
我们再次以工商业发达的上海为例。1934年,上海510家企业倒闭,第二年又倒闭1 065家。城市经营者日子难过,农民生活更是难上加难。1931年农产品价值还为244亿元,到1935年仅为147亿元。谷贱伤农,农村经济无法抑制地萎缩下去。⑤
同样的历史事件永远不可能重复发生,规律却是永远适用。历史的脚步走到今天,虽然中国不再实行银本位,与其他国家一样实行方便的纸币,但是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却在近年越来越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何在今天这场货币战争中,抵挡住阴谋的再次侵袭,避免重蹈历史之覆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道大题目。“咱”也可以作美元用◎
今天,人们在总结白银的不俗表现时,总会提及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乱世”下,人们为了给自己的钱找个安全的“家”,才对白银情有独钟,引起银价上涨。
这种推理颇合逻辑,最起码,从近年来银价的走势也可以看出一些迹象。而且,在历史进程中,白银与通货膨胀之间确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过程中,还牵扯出白银与美元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缘分。
在16世纪西班牙的“价格革命”时期,白银与通货膨胀是因果关系,即人们把白银视作“制造通货膨胀的工具”。
16世纪,欧洲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者踏上海外大肆掠夺之路。仅仅在1521年-1600年的80年间,西班牙殖民者就搜刮了美洲大量的“民脂民膏”——20万公斤黄金和1 800万公斤白银。与此同时,另一殖民大国葡萄牙则“开发”了非洲,从当地掠走了27万公斤黄金。
众所周知,某种物品的泛滥可能使其面临贬值的风险。黄金白银的流入,就让西班牙、葡萄牙等“寻金者”遭遇了“上帝的惩罚”:国内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