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一抹曙光(3)

人们常把奉献者比做蜡烛,是因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人们称颂小草,是因为小草把绿色回报给哺育它的土地。新中国培养教育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既有蜡烛的品格又有小草的情操,他们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甘心情愿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养育他们的祖国和人民。

基准井研究队的任务,就是负责确定钻取地层岩心的基础探井的打井位置,这可是一项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艰巨任务。当时松辽局仅有二台能打深井的苏式乌德钻机,每打一口取心井的费用都是几百万元,还要耗费上百名钻工一年甚至几年的心血,这是一副多么沉重的担子啊!

别看地质师仅仅是在地质图上简简单单地画那么一个小圆圈,可是它却决定了一块勘探区域的前途和命运。轻巧的那么一笔,在张文昭、杨继良、钟其权这几位地质师看来却有千钧之力那么沉重。

地质部钻孔获取含油砂岩的喜讯,无疑对松辽局的地质师们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于是他们乘胜前进,反复与地质部的普查大队进行磋商,查阅了有几吨重量的物探资料,最终完成了松基一井和松基二井的设计方案,报送石油工业部审批。

松基一井井位设计在黑龙江省安达县任民镇以东14 公里处,松基二井井位设计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族自治县松花江南岸的登娄库附近。

1958 年的七八月份,这两口饱含着许许多多地质工作者心血和希望的基准探井相继开钻了。

钻井进尺每向下前进一寸,地质师们的心就紧缩一分,越是接近目的层,他们的心跳越是剧烈。是期盼,是热望,也是责任,更是对多年辛辛苦苦研究结果的一次实际检验。那些日子里,基准井研究队的成员们吃不香,睡不宁,几乎天天冒着酷暑盯在钻井队的井场上,每次起钻取出一筒岩心的时候,他们都像着了魔似的把埋藏了几千万年的一块块石头,反过来倒过去,用放大镜端详无数次,生怕漏掉一处微小的细节。

松辽盆地是一本很厚很厚的书,它的封面上落满了厚厚的尘土,层层叠叠的书页中用远古生物的化石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幻,只有掌握了史前符号含义的地质家们才能读出其中的奥秘。钻井取出的深处岩心清楚地表明,大约在一亿万年前,松辽盆地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水乡泽国,河流密布,湖泊相邻,气候温暖而又潮湿,岸上树木参天,水中鱼虾相戏,这些生物死亡之后,它们的尸体被周围河流冲刷下来的泥沙掩埋。随着地层不断的沉降,沉积物层层叠叠地被加厚,封闭在泥沙之中的植物枝叶和动物遗骸有一部分变成了化石,七千万年前的松花江鱼、螺壳、树杆、种子、藻类生物……展现出一部漫长的地质年代与生命演化的历史长卷。离我们最近一次的山川巨变,地层再次由沉降转为上升,水乡变成了平原,便有了如今天公造化的鬼斧神工。

年轻的地质师们,根本就不迷信西方某些地质权威推崇的只有海相沉积才能生成油的理论,他们相信实践,崇拜真理。松辽基准井的地层显示更加坚定了他们关于陆相沉积也能生成石油的理论依据。事实上对于石油的生成,海洋环境或是大陆环境只不过是表面现象,有没有石油的生成不在于“海相沉积”还是“陆相沉积”,问题的本质在于有没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有利于有机物质变成石油的还原环境。不论海相还是陆相,只要具备了生成石油的基本条件,就一定能够找到希望。

发现高台子构造北大荒的夏天一掠而过,凉爽的秋风还没来得及吹黄地里的庄稼,呼18呼的西北风便夹带着雪花飘然而至。

1958 年11 月11 日,32118 钻井队负责施工的松基一井钻穿了1879米的沉积岩层,完成了预定使命,停钻了。由于这口井设计在松辽盆地基岩隆起的翼部,沉积岩的厚度比较薄,钻井过程中没有见到任何油气显示。而相距二百多公里,由32115 钻井队负责施工的松基二井就没有辜负找油人的一片期望。钻头刚刚在地层中挺进162 米,便在随泥浆返出的岩石碎屑中见到了油砂。更让人们欣喜的是井深达到1252 米以下时,泥浆中又见到了油花和鼓起来的一串串气泡,这一现象预示着井下钻遇了含油气地层。井场上立刻一片欢腾,松基一井打空了的阴影在人们的脸上一扫而空,兴奋的钻工和地质师们,忘记了疲劳和时间,目不转睛地盯在泥浆槽边,不停地捞取砂样进行分析,希望能早一点触摸到东部油田的脉搏。

然而,好事多磨,经过试油,这口井也没有获得工业性油流。但是,它给地质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信息,证明松辽盆地的内陆沉积环境生成油气藏的可能性极大。找油人期盼中的大油田也许像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轻轻地撩开了面纱的一角,让热恋着的人们看到了一缕诱人的容光,便悄然而去。

按理说基准井的任务不单纯是为了钻探石油,它的中心目的是钻取地层深处的沉积岩石,直观地了解地层的沉积规律和物理化学成分,用于宏观的地质评价和分析。而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石油的严重短缺容不得勘探时间拉得过长。因此石油工业部决定把钻探和找油两项任务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松基一井和松基二井的取心目的是达到了,然而争取钻遇工业油流的期盼却是水中月、镜中花,不尽如人意。

剩下的只有方案中预计要打的松基三井没有定位,上至石油工业部的领导,下到松辽局的地质专家们,把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口井的地域位置选择上,能否成功,关键在此一举。沉甸甸的压力,像一座山、一团火,像搭弓在弦的箭,希望和风险并存,怎么办?一切悬念都要靠几位年轻的地质师们用勤奋、辛劳、睿智加勇气来回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