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切与忧虑的目光,同时聚焦松辽盆地。
科技启开地宫之门虽然有了前人的工作基础,但是那点资料仅仅是描绘了一个雾里观花般的远景,若想真正揭开距今七千万至一亿二千多万年前,白垩纪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地层奥秘,必须像看一本厚厚的书一样,去一寸一寸地阅读埋藏在地层深处、厚度达几千米的沉积岩层,上天入地自古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梦幻。
发展石油工业的富国之梦不能光靠热情来支撑,严酷的现实呼唤科学技术,呼唤专业人才!
曾记得,1938 年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人牵着22 峰骆驼,拿着铁锤、罗盘和放大镜在戈壁荒滩上寻找石油露头而发现了玉门油田。新中国成立后,青海冷湖油田、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以及四川盆地等处发现的油气田,大部分都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步行踏查,以寻找岩石露头和油苗为主的原始方法。然而,时代毕竟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地质家们视为野外作业法宝的铁锤、罗盘和放大镜,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已经显得有些陈旧和落后。松辽盆地内部黝黑厚土,广袤无垠,挖地十尺也见不到连片的石头,无边无际的第三纪、第四纪土壤沉积像一幅巨大的幕布,遮掩着史前的神秘。
沉积盆地往往是石油生成的故乡。世界上已探明的油气田,99%来自沉积岩。松辽盆地纵横26 万平方公里,腹地几乎没有沉积岩露头,急匆匆云集而来的石油工业部与地质部的勘探队伍,如坠百里云雾难见庐山真面目。
初期的普查工作两部人员紧密配合,天上有飞机进行航空磁测,地上有数个地球物理普查队进行地震精查。但是这些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只能描绘出大地构造的轮廓,并不能直接显示出石油埋藏在哪里,只有靠打井才能取得直观的地质资料。因此,在哪里定井位就成了摆在地质家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建国不满十周年的共和国,还远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的桎梏,资金、人才和技术都贫乏得近乎可怜,广袤的松辽盆地仅靠千八百人搞勘探,就像一把沙子撒在大海里,显得微不足道。在这里不能不提一提早已淡化了多年的话题,20 世纪50 年代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我国几乎得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任何先进技术。只有苏联按着中苏友好条约的规定,派出了专家组来到中国帮助技术还不够成熟的各部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松辽盆地的前期勘探中苏联专家的贡献,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历史的档案中曾记载着他们的名字:1953 年10 月至1954 年2 月,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阿· 特拉菲穆克为首的专家组,在我国考察5 个月后指出:“松辽平原,这个地区无疑值得极大重视,并应开展区域普查。”
1957 年他再次来华时,在石油工业部作报告中指出:“你们应该尽快上松辽盆地,那里一定有大油气田……”
1957 年,苏联科学院石油研究所莫· 依· 瓦林佐夫士等人,到松辽盆地工作12 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松辽盆地大范围的航空磁测就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的。
1958 年中苏两党的政治分歧,虽然已经有了明显的裂痕,但是中苏两国的技术协作仍在进行。
有了苏联专家组的帮助,地质部和石油工业部两支队伍如虎添翼,为了找大油田的共同目标携起手来并肩作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基础建设的优越性。
1958 年3 月,地质部普查大队首先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族自治县达里巴地域,按计划钻了一口浅井,于4 月17 日首次发现了含油不饱满的砂岩。消息传到长春松辽石油勘探局的办公大楼里,让以张文昭、杨继良为首的地质师们兴奋得手舞足蹈,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美。虽然仅是见到了薄薄的一小层油浸过的砂岩,然而它却是石油勘探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发现。预示着人们苦苦期盼的大油田,极有可能就沉睡在勘探者们的脚下——努力探索吧,东方已经露出了黎明的曙光!
胸怀大志,满腔热血的年轻地质师钟其权,1954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他25 岁便挑起重担,担当了松辽石油勘探局(以下简称松辽局)基准井研究队的队长。来松辽局之前,他的足迹曾经踏遍陕甘宁盆地的千16沟万壑,多年风餐露宿的辛劳马上就要结出果实的时候,一纸调令把他召唤到松辽平原。20 世纪50 年代的大学生们,都有一腔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他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出发,穿着一身单衣服,火速赶到了还没有解冻的松辽前线,一头扎进基层小队开始了研究工作。那种公而忘私的敬业精神,着实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