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用结果捍卫尊严(1)

蒙田说,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则提出人的需要的五个层次,其中“获得尊重的需要”即要求别人赞扬和认可的需要仅排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后。

在此,两者共同强调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尊严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又该拿什么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答案是结果。只有结果才能捍卫尊严。

韩信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他虽武功盖世,却只能靠钓鱼卖钱来维持生活。因此,他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甚至遭受胯下之辱。

在评说胯下之辱的故事时,人们往往是从韩信能屈能伸的角度看问题。在此,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

中国有句古语:士可杀不可辱。在现实面前,骄傲如韩信为什么要承受如此的奇耻大辱?为什么屠夫会极尽所能地侮辱韩信,甚至连一个老妇人也看不起他?

答案很简单,因为韩信虽然才华卓越,但还没能用事实证明,没能提供结果。有句话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没看到结果之前,人们不会随便相信一个人凭空说出口的宏伟理想,而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因此,韩信此时自然难以得到人们的尊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尊严被人踩在脚下。

自受胯下之辱后,韩信立志发愤图强。公元前206 年,楚汉战争爆发,韩信平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成为称雄一时的中国古代名将。

韩信再遇到当年侮辱他的那个屠夫时,他当即吓得跪地求饶,人们也为韩信当年能屈能伸的气概所折服,并报之以尊重。这时,韩信终于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找回了曾被践踏殆尽的尊严。

试想一下,如果说韩信最终没有成功,不能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才华,人们又会对胯下之辱的故事作何解读?还会像今天这般给予他尊重吗?或许连这个故事的踪迹都寻不着了吧!

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再完美的思想、滴水不漏的计划,如果不落实,就不会产生生产力。”这就是结果的价值,韩信的故事正好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同样,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有没有宏伟的理想,有没有卓绝的才华,有没有制定更多的看似完美的计划,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用事实说话,用结果给自己证明。如果能,那我们就一定能获得人们的尊重。

有了结果,我们才能获得报酬、获得财富;有了结果,我们才能谈尊严。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这个民族就潜藏着巨大的危机;一位演员如果不能提供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观众就会慢慢把他忘记;一名员工如果始终不能为企业提供业绩,他的尊严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卢梭说,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如果不能提供企业想要的结果,为企业带来效益,企业靠什么生存,我们又拿什么捍卫自己的尊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