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温和的斗士(1)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美国诗人佛罗斯特

人的一生总是面临选择。60多年前,当少年的吴敬琏跨入经济学的课堂时,恐怕不曾意识到,他这一无奈之选,就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此后一连串的选择。

很多时候,选择是沉重而残酷的。未来有多种可能,当下作出选择的同时,也就放弃了某些东西。而一旦这种选择超乎个人,上升至社会层面,更多人的生活将被牵扯进来,其重要性更甚一层。

自幼体弱多病的吴敬琏并不是思想上的弱者。他选择成为一名经济学者,与当初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原因一致,“这个学问和实业报国好像还有那么一点关系”。

然而,经济学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专业。关于经济学家,套用约瑟夫·普利策那句关于记者的名言,或许也可以这样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经济学家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不过,现实的情况总令人存有遗憾。实际生活中,纷繁杂芜的景象常遮蔽视线,让判断和选择不那么轻松。

由于所受教育、所处环境的制约,吴敬琏曾经对计划经济深信不疑,甚至与人联合撰文反对对此存有异议的孙冶方。吴敬琏是一个倔犟但不固执的人,随着视野的拓展和认识的加深,当他摒弃激进,开始独立思考的时候,竟然又自觉地站到了计划经济的对立面,为市场经济摇旗呐喊。

由一个阵营投身另一个阵营,人们常因行为摇摆而质疑学者的操守和品行。但吴敬琏日后从未回避这段经历。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背叛”,而是发现真理之后的弃暗投明。

从外貌上看,吴敬琏身材纤瘦、面目清秀、脸庞圆润,一副文弱的知识分子形象,但这并不妨碍他追求真理。实际上,他骨子里始终洋溢着报国的热情,谦和温润的外表下,思想锋芒毕露。

作家苏小和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见识过吴敬琏的棱角:有人反复提到“三年自然灾害”这样的历史表述,一旁的吴先生绷不住了,他拿过话筒说:“自从有的电视台用三年自然灾害描述当时的三年大饥荒,我就再也不看那些所谓的节目了。关于三年大饥荒,刘少奇主席早就说过,那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吴敬琏的坦率与大胆,由此可见一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