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埠开赌 濠江赌风甚香江(4)

开初,澳葡当局把遏制颓势的希望寄托在殖民地位上。1843年,葡国当局一反过去对华“恭顺”态度,派出使团到广州谈判,向清政府代表提出7项扩张要求,其中包括免交地租500两银,占领从围墙到关闸地带等。若满足葡方的要求,便造成“葡属澳门”的既成事实。

葡国的一厢情愿,遭到中国代表的拒绝。

港盛澳衰的鲜明反差继续恶化,澳葡当局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葡国采取软硬两手:硬的一手,欺清朝政府软弱,自恃武力强大,拒绝缴纳澳门地租,取代清吏强行向华人征税;软的一手,(不顾中国主权)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澳门自由港如何能与香港自由港相比?当局便向赌业“埋手”(入手),香港禁赌,澳门开赌——于1847年正式宣布博彩业合法化。专营权归澳府所有,招商承办,政府向赌馆征收赌税,鼓励赌商名正言顺开赌、赌徒堂而皇之参赌。

香港一方,麦当奴开创的“寓征于禁”,虽不能完全奏效,还是有一定的遏制作用。资本小的赌商无法竞投赌牌,开地下赌档又不安全,他们便转道澳门开赌。澳门赌牌招商,从来没有搞过公开竞投,只要缴纳一定的牌照费,就可开赌。19世纪70年代,澳府的财政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同期港府的财政收入70多万。就澳门的城市规模,它的经济“发达”程度不亚于香港。

1872年香港禁赌,走投无路的香港赌商,一部分改行从事他业,一部分返回广东老家,还有相当部分来到澳门重操旧业。澳门赌业畸形繁荣,盛时赌馆竟达200多家。

此外,澳门的公烟(鸦片)业、猪仔(劳工)贩卖业、烟花(色情)业等亦十分昌盛。这些号称澳门经济支柱的行业,没有一项是社会宗教人士眼中的正业。博彩业和烟花业构成澳门旅游的主要内容,香港持牌赌馆妓寨林立,博彩业及烟花业成了澳门旅游业的巨大优势。

1852年,香港怡和洋行的“皇后号”客货轮开始定期往返于香港澳门,到1865年怡和等洋行组织省港澳轮船公司,购置了动力客轮定期航行于广州、香港、澳门。初时,港澳间的班轮乘客稀少,在香港禁赌后却常常爆舱,赌徒追随赌商来澳门“扑水”(赚钱)。

当时广州的赌风也十分盛行,但广州赌博时开时禁,既扫港客赌兴,又令赌客缺乏安全感。港客唯恐赴穗难圆赌钱好梦,唯有来澳门赌博。并且,去澳门的航程还不及去广州的一半。

香港成为澳门赌业的主要客源,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1896年7月10日,葡萄牙政府宣布禁赌令。法令只在葡国国内及多数海外殖民地实施,但饱尝赌利甜头的澳门当局仅仅在澳门宣布一下了事,并没有执行。葡国的禁赌令对澳门不起作用,澳府巧立名目征收赌捐,赌商赌徒照赌不误。

晚清时的澳门虽不像今日这样以赌而“享誉世界”,但绝对是广东有名的赌埠。我们纵观澳门广东赌博史,发现广东的赌业对澳门影响甚大。否则,澳门的赌业即使有香港的赌客支撑,也不会这般丰富多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