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埠开赌 濠江赌风甚香江(3)

澳门赛马还有一项与现在截然不同,没有与博彩挂钩,是纯粹的娱乐活动。

1844年英国人在香港黄泥涌修建跑马地,次年便有人在临时的跑马地策马奔驰,香港人也正是这一年停止移地澳门赛马。1848年快活谷建成较正规的赛马场,正式举办了赛马活动。到1884年香港成立永久性的马会,并对赛马场进行几次大规模的重修。

今日之香港赛马,在亚洲最热、投注额最大,是香港最大的非牟利财团和慈善机构。

上海的赛马场建于1850年,以满足上海通商后蜂拥而来的洋人娱乐之需求。1886年,天津的英租界也建起了赛马场。上海天津的赛马,都先后成为盛极一时的博彩娱乐活动。

而澳门,自从英国人不来澳门赛马,澳门的赛马就很快冷清起来,以后有一阵子没一阵子,场地简陋场面冷清,无法形成规模,在澳门的博彩业中地位微不足道。假设站在今天澳门博彩业的角度,澳门赛马没有持续下去,不能不说是当地的一大遗憾。

但澳门有澳门的难处:澳门财力薄弱,没有这么大财力修建正规的跑马场;澳门地方太小,人口太少,外来的游客不多,支撑不起庞大的赛事活动;珠江三角洲的中国人不热衷赛马,而香港已建成永久性的赛马场,香港人当然不会舍近求远来澳门参与赛马了。

赛马和跳舞是洋人热衷的娱乐活动,而华人则对赌博似有特别的嗜好。香港开埠,陆续有华人劳工及商贩从珠江三角洲和澳门来到香港。在华人聚居的西营盘,赌博活动悄然蔓延。

初时香港的赌风还不算太盛,而来自禁赌之国的英国殖民当局于1844年颁布14号法例令《禁止赌博条例》,条例规定凡聚众赌博、招人赌博者,罚款200元。200元在当时是个巨大的数字,早期一块偌大的宅基地只需10元银币。庄主及带家不敢造次,赌禁确实在最初几年起了恫吓的作用,但不久便失效。警察只维护洋人商住区的治安,华人聚居区渐成藏污纳垢之地,一时赌档林立。赌商牟大利,警察眼红,便以查禁赌博秘捞,收受贿赂庇护赌商。最典型的例子是1856年8月警官蓝夫度私自释放赌档疑犯,被控告于高等法院。蓝夫度在法庭对收受贿赂供认不讳,查赌时,只要赌商缴纳10元至15元“税款”,便可当即脱身。

禁赌不力,加之港府财政紧张,1867年6月17日,麦当奴总督实行“寓征于禁”,赌商须领取牌照开赌,向政府缴纳赌税,每间赌馆每年纳税1万元,以此限制赌馆数量。当年警察司招商竞投,有12家赌馆投得赌牌,赌馆以西营盘为多,其余在荷李活道、基利文街、湾仔等处。赌馆是少了,但赌风却越演越烈,赌馆可以大大方方地开,轰轰烈烈地赌。

这一后果,遭到香港议员、社会名士,尤其是宗教界人士的抨击。英国政府责令香港禁赌,1872年1月20日港府宣布“所有开赌牌照一律宣告取消。嗣后本港、九龙及所属乡村地方一切大小赌博,悉行严密查禁。”4月20日坚尼地总督来港述职,在就职演说中,宣称要把整顿警察制度和禁绝赌博作为在任时的两大任务。

这是香港历史上最严厉的一次禁赌,此后,香港成为一个比较干净的“无赌”城市。

香港禁赌,客观上成全了澳门成为未来的赌城。如果香港大开赌禁,澳门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其竞争。

如前文所说,澳府在很长时期内都不看好赌业,在香港未开埠之前,澳门曾是中国鸦片走私的大本营,澳府由此而获了大利。香港开埠,澳门的地位一落千丈,连传统的鸦片生意也大半迁往香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