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的全球化?(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地球始终只有一个,但如今人们对世界一体化趋势的感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

"经济全球化"是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内涵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进而形成全球统一市场,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冷战结束,市场经济获得胜利,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根本前提;美国等发达国家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WTO推动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最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使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这一浪潮中,中国经济开始展示其力量。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多重要国家都已经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随着对WTO承诺的兑现,中国经济将很快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在许多人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而欢呼雀跃的时候,不少有识之士也警醒地意识到,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柄"双刃剑"。

它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国际投机和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在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和全球化公司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不发达国家会越来越"边缘化",甚至有沦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新殖民地"的危险。

于是,外资引进的利弊,民族企业的前途,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国家的经济安全等等,都成为关乎中国经济未来的重要话题。

不错,全球化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必然方向,可问题的关键是,这是谁的全球化?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全球化企业的诞生。这种庞然大物把触手伸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具有比跨国企业更大的竞争优势。它们有的是跨国企业自然演进的结果,但是更多是由并购形成,而并购的本质就是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

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并购是全球化企业之母。

进入新世纪,经过几年沉寂之后,从2004年掀起了新的并购高潮,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同业并购正在加速,并购竞争对手已经成为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企业所有收购行为均围绕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展开;现金交易日趋减少,大多采取以换股为基础的交易模式。

在全球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状况下,通过并购提高市场控制力和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因此经济学家预计,全球并购活动仍将持续升温,也许 21世纪就是一个大并购的时代。

在中国,近年来企业并购发展很快。2001年中国并购总额仅为119亿美元,2002年为304亿美元,2004年跃增至588亿美元,2006年更进一步,超过900亿美元。几乎每一到两年就翻一番。就海外并购而言,2005年就超过100亿美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2006年这个数字几乎增长了一倍。2006年,全国大小企业并购达3000起。

中国企业的并购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