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谁的全球化?(2)

第一类:被外国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并购。

全球化也许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必经的一种形式,但其代价是打开门户后,会有大量中国本土企业被强大的外资企业所并购。从这种并购的实际后果看,中国企业常为了短期的利益,廉价出让股权、品牌、渠道,这甚至会引发民族产业的危机。

一些外资企业收购中国知名品牌、商标后,利用其控股地位,或者将这些民族品牌打入冷宫,或者限制其生产和发展,使这些民族品牌日渐萎缩。如中国最大的电机企业--大连机电厂,与新加坡威斯特公司合资后,连年亏损,仅三年时间就被新方收购;全国唯一能生产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企业--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1997年与美国一家公司合资,7年后被美国公司全部收购;全国轴承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FAG公司合资,两年后合资公司变成了德方的独资企业;南孚碱性电池产销量曾居世界第五,扩张速度世界第一,但被外资控股后,被迫从增长迅速的海外市场退出,如今一半生产线完全闲置。一些更近的案例,如徐工收购案,建行股份贱卖事件,强生收购大宝案,无不令人扼腕。

至今还没有尘埃落定的"达娃之争",更是一个值得反思的个案。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食品巨头达能成立了5家合资公司。随后10年,合资公司扩张到了39家,而伴随着股权的变动,达能也最终拥有了51%的绝对控股地位。而在此后的10年间,娃哈哈集团又建立了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并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系列饮料和食品。2007年春节前后,达能突然以娃哈哈非合资生产的产品未经合资公司董事会通过,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违反合同为名,要求收购娃哈哈集团下属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娃哈哈自然不甘示弱,发起反击应对此次风波。娃哈哈声明,非合资公司在合资公司成立的那一刻就存在,并一直使用着"娃哈哈"的商标。

达能在中国的一系列行为也让国人产生不快。10年来达能没有参与经营管理、没有提供技术支持,仅投入了10亿元人民币,却分走了38亿元的利润。更让人诟病的是,自达能与娃哈哈合作之日起,便有非合资公司的存在--当时,因为娃哈哈的其余公司效益不明显或布局在中西部,达能因此并不看好其成长性,并拒绝与之合资。可等到非合资公司效益和利润明显了,达能却以原来的合同为要挟,进行并购,这在非常看重道义的中国来说,很不光彩。另外,就达能在中国20年的投资布局看,基本采取了并购的扩张手段。目前,它通过并购,已经分别成为乐百氏、光明、蒙牛、汇源等企业的大股东,有的还占有绝对控股地位。这使得绝大多数的公众指责达能"怀有恶意"。

娃哈哈与达能的纠纷有着标杆意义:它告诉每一个中国企业,在引进外资时一定要看清楚、想明白。而这一过程又正好印证了中国一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