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藏区发生叛乱。在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后,中央把民族地区的同志留下来,为此专门研究讨论。一天,毛泽东请天宝和瓦扎木基到他家里做客,探讨一些政策问题。毛泽东对待民族工作中的问题是十分慎重的,而且一向注意听取少数民族同志的意见。毛泽东让天宝、瓦扎木基等分别坐在他的两旁,然后把一张全国地图铺在桌上。他一边询问叛乱的情况,一边对照地图,核实发生叛乱的地方。他总是以商量的语气谈话,虚心征求天宝等人的意见。天宝说:“我们对平叛的决定是拥护的,没有异议。”当谈到藏区喇嘛的问题时,毛泽东问:“天宝同志,你看喇嘛庙怎么处理?”天宝回答:“我认为喇嘛庙事关重大,应该慎重,搞不好会使群众反感。”毛泽东马上肯定说:“好!喇嘛庙就暂时不动。”当谈到一些叛乱分子被捉放回后又叛乱的问题时,毛泽东告诫说:“诸葛亮就是七擒七纵,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可以百擒百纵呢?”(殷理由主编:《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军事人物篇)》,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毛泽东读史时,对一些能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政治家,是十分推崇的。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在《诸葛亮传》中,毛泽东在裴松之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旁边,加了很多圈。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及平定云南后用当地官吏管理南中的事迹。毛泽东说:“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光明日报》,1993年12月20日。)
据裴松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苦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诸葛亮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及平定云南后用当地官吏管理南中的事迹”,其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1957年前后,毛泽东在读朝清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时,就其中的若干文篇评点。在宋朝苏洵《权书·项籍》的一段:“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日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毛泽东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