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汇集中国农耕社会几千年智慧,写了各种善恶观,也写了各路人马众生相和以他们为载体的文化道德观。它也是构架人际语言思维、民族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华人世界不知道三国故事是很少的。华人知识群不读三国也是不多见的。
毛泽东曾经表示,读《三国演义》这类有动感的书,能使人聪明,能“对社会多了解一些,也会对事物增加分析能力”。
毛泽东向高级将领和普通战士都提出读《三国演义》,并指导他们:“不要去注意那些演义式的描写,而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毛泽东说:“要学会当评论员。”“《三国演义》很有意思,你看看人家是怎么打仗,怎么布置兵力的。”“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的评论,言简意赅,也渗透了他的情感教育。他常用人们熟悉的三国人和事作比喻提高教育者的认同感,如,他以刘备彝陵之败谈统一战线重要;说“张飞在古城相会时,怀疑关云长,是有高度的原则”,以说明审干重要;用“少讲‘过五关斩六将’”来开导赴越南的韦国清;讲诸葛亮能对孟获七擒七纵,我们“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用张松献地图的故事,比喻汪精卫之流的卖国求荣……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有很高的评价。巨人是站在历史巅峰上评说的。
毛泽东也常说:“《三国志》不错,看起来很有意思。”
他也常用史传开导干部。有一次,他对王震说了两句评论关羽、张飞的话:“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小人”,即以此勉励,“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
毛泽东善于运用《三国志》,使《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同样成为人际交流情感的载体、教育党员干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