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站练兵,创新军制(2)

二是军营建制的创新。袁世凯参照德国和日本的军营建制,打破旧军队不分兵种的现象,分步、炮、马、工程、辎重各兵种分别建制。其中步队5000人,分左右两翼,左翼二营,右翼三营;炮队1000人,分右翼快炮队、左翼重炮队和接应马炮队三个队;马队500人,分四队;工程队500人,分别负责桥梁、地垒、电雷、修械、测绘、电报。这军营建制,既便于士兵的专业训练,提升士兵的作战能力,又便于军队的管理,发挥各营所长。这些军营建制,也为军事的近代化奠定了建制的基础。

三是军事技术的创新。在军事装备上,袁世凯大胆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全部换成了从国外购置的步枪、马枪和快炮。

四是军制建设的创新。袁世凯入主小站后,就着手制定军律,申明军律为第一义,照兵律成宪,刊发各营,使兵丁皆得持诵,并遴选派执法营务处,秉公纠察,让兵丁皆知法而兢兢用命。改放军饷模式,不许营员经手,不至营私,改由营员按名点发,杜绝冒名顶替、扣发军饷、舞弊截留、中饱私囊等现象。规范军械管理,各营器械,均归一律,调曾习械学者充当,专人负责。加强思想教育,士卒须以忠君爱民为首务,全在为将者勤加训练,设听令公所,将兵丁分类集中讲训,编四言文字,编《训将要言》、《训哨弁要言》、《训兵要言》及《劝兵歌》等刊发各哨,令兵丁熟诵,强化兵丁忠君爱民思想。强化军事训练,以步法、手法、阵法、操法为要务,模拟对垒遇敌之状进行军事演练,提升兵丁作战能力。设立军人抚恤制度,在营病者及作战伤者,由医局诊治给药,分等给赏,照发银饷;病故者,给予埋葬费用,并支家属薪水;阵亡者,赏饷薪二年,并抚恤家属。设立奖赏选拔制度,每届年终,择其操练勤能者,分别赏给功牌,达部注册。更改军服,概不准穿长衣,以利便短服以主,统一着装。袁世凯的这些军队制度建设,是近代军事制度的基本内容,确有可取之处,影响深远。

五是军事教育的创新。袁世凯小站练兵时,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将兵丁训练与新式学堂教育结合了起来。新建陆军中有炮兵、步兵、骑兵、德文四所随营学堂,统称“行营武备学堂”。袁世凯亲自拟定兵官学堂试办条规,详细规定学堂教学的内容,纪律,考试,奖励、选升办法等:(一)千军易集,一将难求。本军添设学堂,专为造就将才起见。挑选学生,必须质敏体健,相貌魁梧,性情忠实,兼能粗通文艺者,始准入选。倘有不堪造就者,即随时降革。(二)诸学生应学兵法、枪炮、算学、测绘、地理及战阵攻守各法,按季会考,分别擢奖。诸生等须视为切己之雪,认真研求,力图上进。(三)学生季考有连列三次优等者,遇有哨官长缺出,当即派补。倘学生仍有未竟,或年纪太轻者,酌加薪水,以资鼓励。……(四)每月考试,按每日功课分数,汇入月考分数内,评定甲乙,列优等第一者奖银十两,次则分等酌给。凡考列第一者,除给奖银外,仍记赏功牌;俟周年大考后分别请给,二年汇请保奖。诸教习并宜各立簿册,分别详记诸生功过。考时汇查功过多寡,分数亦随之加减。……(五)凡考试由监督命题,会同汉洋教习扃门面试,不准交头接耳及夹带课本,交卷后放出,次晨再验看操演各法,评定甲乙,其每月课卷,由监督分派诸汉文教习,改正文理字画并缮写格式。……袁世凯所订这些军事教育条规,皆为近代军事学校教育的始创性条规,意义不言而喻。当时就有日本记者称赞此举时说:“当时支那(支那,乃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蔑称,为保留原貌,不做改动)之八股时文尚未废弃,稍通文墨者,多不肯入学堂。名学堂曰洋学,而武学尤为人所轻贱。袁皆竭力提倡,优其奖励,许人以不次超迁,于是五六品文官以及举贡生监则愿入堂肄业。支那此风之开,实自袁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