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检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教人触物不著,一心内听、收神、收身、收心、收意。目为五色迷惑,纵性怡情,目注实际上是神注,消耗神的能量,带来气阻,因而目盲。眼睛向外看,眼睛是肝之门户,肝气是眼睛内在能量的支持。耳朵是肾的门户,听多了伤肾。口是脾的门户,吃多了伤脾。人的五根与五脏是互为表里的一对阴阳,外为阴内为阳。五根是散阳气的,所以是阴根,向外耗散五脏之炁,向内则收敛五脏之阳气。五脏之阳来自先天元气,五根实际上是漏先天元阳的窗口。把这些窗户严密地关上,凝神于虚无一气,使五气朝元。
妨是害的意思。奇异的好东西,容易令人受到诱惑而心不静。五行在内聚合,里面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得到先天一炁,只知有内不知有外,即使目于外、耳于外、口于外、心于外,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理会其味,内心依然是无声无息。到这个地步,色岂能著我目,声岂能听我耳,味岂能嗜我口,驰骋田猎,岂能乱我心?珍奇异宝,难得之货,岂能动我念?
一心内守,外判阴阳,静体无极,返混元于我腹之中,出其身于太虚之上,静中生之、育之,养我之清气,助我之灵根,守我之神明,出我之真身,以我合天,以我合全,以我之道而同太空,是为腹不为目。取真一之性,生其命,就是天上仙子。不过是“断外接内”四字,以归于空,从空中返有,日月合明,而成其道。道之成在于“耳目心”三字,三者聚而成道,散而成鬼。一定要谨慎这三个阴根。普通人因终生从此流逝先天元气而丧,修道的人守此而生,聚此而成。去掉向外的耗散,专心向内的凝聚,叫去彼取此。
为腹是胎息积累真气,不为目是垂帘内观。将目光收敛就可以扭转乾坤。垂帘塞兑,将一点灵光收入虚无窟,无出无入,无思无虑,久之金光养足,自可化为阳神为我身主宰。绝大多数人不明白生命的真相,在外奔中耗散元阳,岂知元神无存,生机遂绝。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没有创造力的,因为神总是向外,总是内亏,那一点原始能量够支撑自己身心运转的消耗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多出很多的能量,化为有形的创新成就?为腹不为目,向内不向外,是告诉我们真一之炁是如何耗散的,如何才能守住。不然好不容易有了,但又无知地丢了。
声色货利,百般美好,虽有利于人身,但有害于人命。身并不是命,元精的储备才是命。元精耗完了,命就没了,身也就死了。老子说的去彼取此,就是要远离那些消耗元精的东西,亲近那些增长元精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养生。当代的养生热,到庙里去花数万元辟谷、闭关,这本身就是向外的一种行为,投奔那难得之货的向外之乱心。闭上眼睛、堵起耳朵,还要给别人很多钱,才能做到,愚蠢得一点智慧也没有。
五根向内的好处,可以得真水、真火,得牛郎织女。他们一结婚,得长生不老金丹,你就可以长生。真水真火并不是单一的心肾作用,而是五脏功能都参与的结果。张伯端在《金丹四百字》中说:“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故名曰三花聚顶;以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故曰无漏。”这一炁也是大家协作的,肾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心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胃,胃生膀胱。是此阴以精血造化成形,其阳止在起首始生之处,一点元阳,乃在二肾。且肾水也,水中有火,升之为气,因气上升,以朝于心。心,阳也,以阳合阳,太极生阴,乃积气生液,液由心降,因液下降,以还于肾。肝本心之母、肾之子,传导其肾气以至于心;肺本心之妻、肾之母,传导其心液以至于肾。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五行各一数也,论其交合生成,乃元阳一气为本,气中生液,液中生气。肾为气之根,心为液之源。灵根坚固,恍恍惚惚,气中自生真水;心源清洁,杳杳冥冥,液中自有真火,真水真火合一就是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