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佛陀首次开示出家戒时,他是在竹林精舍对一千二百五十位出家弟子说的,他的第一句话是:"忍辱,是让心从恶法中解脱的最佳方式。"[22]因此当有人前来向阿姜查诉苦,说她们的丈夫如何酗酒与今年的作物歉收时,他的第一个反应经常是:"你能忍受它吗?"这里说的不是男子气概的表现,而是指出超越痛苦事实的方法,不是逃避、耽溺或单靠意志力咬牙撑过,不!鼓励忍辱是说在困境中保持稳定,确实领会与消化痛苦的经验,了解它的因,并放下它们。
阿姜查的教学,当然有许多场合是同时对在家人与出家人说的,不过也有许多例子并非如此。这是在阅读本书时应牢记在心的要点。例如,《使心变好》的谈话明显针对在家听众--一群前来巴蓬寺供养僧团并为自己求功德(泰文tamboon)的人;而《欲流》则只对出家人说,在那例子中只有比丘与沙弥。
这种区别,不是因为某些教导是秘密或比较高级的,而是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家人的日常生活,当然会有不同的考量与影响范畴,例如他们必须试着找时间禅修,维持一份收入,以及与配偶共同生活--而出家人则没有这些考量。此外,最特别的是,在家团体不必持守出家的戒律。阿姜查的在家弟子一般而言只需遵守五戒,而出家人则需遵守八戒、十戒乃至二百二十七条具足戒等不同程度的戒律。
当他单独教导出家众时,焦点则会放在出家生活方式上,以此为关键的训练法;因此,会着重于教导那种生活方式可能产生的障碍、陷阱与荣耀。由于泰国寺院比丘的平均年龄通常介于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他们必须严格遵守独身的戒律;因此,阿姜查需要善巧地疏导不安与性欲的能量,那是比丘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当这些能量获得适度引导之后,人们就能控制与运用它们,且加以转化,这将有助于禅定与智慧的发展。
修行时多受点打击是很自然的
在一些例子中,对出家人的谈话语气,要比对在家人严厉得多,例如在《法的战争》中的谈话。这种表现方式,显露出某种"不收犯人"的风骨,那是泰国森林传统许多老师的特色。这种说话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激起"战斗意志"--无论事情多么困难,都要做好承担一切苦难的准备,达到智慧、忍辱与正信。
有时这种态度在语气上会显得过于强硬或好斗,因此读者们应谨记,这些语言背后的精神是为了激励行者与鼓舞内心,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提供支持的力量,让心顺利地从贪、嗔、痴中解脱出来。正如阿姜查所说:"所有认真修行的人,都应期待经历许多摩擦与困难。"心正在接受训练,以便对抗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因此多受点打击也是很自然的。
阿姜查在这方面的教导,尤其牵涉到"更高"或"胜义"等词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不会独厚出家人。若他觉得一群人都已可以进入最高层次的教导时,他会自由与公开地传授,无论对象是在家人或出家人。例如在《趋向无为》和《宁静的流水》中所说:"人们一直在学习,找寻善与恶,但对于超越善与恶的东西,则一无所知。"和佛陀一样,他从来不会留一手,他只根据什么对听众最有利而选择教什么,不在乎他们持戒的多寡与身份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