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一位特殊大师的影响,泰国森林传统不可能存在于今日。他就是阿姜曼·布利达陀(AjahnMunBhuridatta),1870年生于泰国紧邻老挝与柬埔寨的乌汶省(UbonProvince)。从当时到现在,那里都是不毛之地,不过也正是这块土地的贫瘠与人民的和善性格,成就了世间稀有的心灵深度。
阿姜曼年轻时拥有活泼的心智,他在即兴歌谣(泰文morlam)等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并热衷于心灵修行。在成为比丘之后,前往追随当地一位杰出的森林比丘阿姜扫(AjahnSao),向他学习禅定,并了解到严持戒律对于心灵进步非常重要。他成为阿姜扫的弟子,积极投入修行。
这两个元素(即禅定与严格的戒律),虽然从现在有利的角度来看可能并不起眼,然而,当时戒律在整个地区已变得非常松弛,而禅定更是受到很大的怀疑--可能只有对黑暗艺术有兴趣的人,才会笨到去接近它,它被认为会让人发疯或使心灵着魔。
阿姜曼适时且成功地对许多人解释与证明禅定的功效,并成为僧团更高行为标准的典范。此外,虽然地处偏远,他仍成为全国最受敬重的心灵导师。几乎所有二十世纪泰国最有成就与最受尊敬的禅师,若不是直接师承于他,就是受到他的深刻影响,阿姜查也是其中之一。
阿姜查出生在泰国东北部乌汶省农村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约九岁时,他选择离开家里,到当地的寺院居住。他先出家成为沙弥,由于持续感受到宗教生活的召唤,在年满二十岁时便受具足戒。身为年轻的比丘,他研读了一些基本的法义、戒律与经典。之后,由于不满村庄寺院的戒律松弛,以及渴望得到禅定的指导,于是离开这些相对安全的限制,选择了头陀(tudong)比丘的苦行生活。他参访了几位当地的禅师,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修行。他以头陀比丘的方式云游了好几年,睡在森林、岩穴与墓地里,并曾与阿姜曼有过一段短暂但充满悟性的相处时光。
由帕翁努(PhraOngNeung)比丘所作,即将出版的隆波查的传记《乌汶的珍宝》或译《莲花中的珍宝》(Uppalamani)中有段关于他们相遇的重要描述:
雨安居结束后,阿姜查与其他三位比丘、沙弥与两位在家人动身,长途跋涉走回伊桑(Ishan,泰国东北方)。他们在邦高(BahnGor)暂停,休息几天后,继续朝北展开两百五十公里的行脚。到了第十天,他们抵达塔帕农(ThatPanom)的大白塔--湄公河畔的一座古代遗迹,礼拜供奉在该处的佛陀舍利后,便继续行脚。沿途发现有森林寺,就留下来过夜。即使如此,那仍是一段艰辛的旅程,沙弥与在家人纷纷要求回头。当他们最后抵达阿姜曼的住处沛塘寺(WatPeuNongNahny)时,一行人只剩下三位比丘与一位在家人。
当他们走进寺院时,阿姜查立即被它祥和与幽静的气氛所感动。中央一座小会客厅,打扫得一尘不染,他们见到几位比丘正在安静地干活,散发出谨慎而沉着的优雅气质。这座寺院带给他前所未有的感觉--静默中充满着奇异的活力。阿姜查与他的同伴受到亲切的招呼,并被告知伞帐(泰文glot,像伞一样的蚊帐)摆设的位置,然后,他们痛快地洗澡,洗去一路的尘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