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反正都是你的错

平常我们所说的学修佛法,修行佛法,并不是禅宗所说的参。学禅宗是参禅悟道。什么是参?参是禅宗特有的一种学修方法,和常规教下的学修方法不同。密宗里的大手印和大圆满法有禅宗的味道,有参的味道。

打铁要在铁砧上打,炼铁要在高炉里炼。做什么工作就要进入什么样的工作程序和工作状态,否则就完不成这项工作。同样,参禅就必须进入参的状态,即非用心非不用心的状态。它不是让你在理路上走,不是让你坐啊,观想啊,也不是修四禅八定,修善积福。

在《坛经》中,韦刺史曾问六祖:"黄梅付嘱,如何指授?"六祖说:"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他说五祖大师只是与我讨论明心见性的事情,不论禅定解脱。连禅定和解脱的话都不说,完全超越了六度八正道,超越了八万四千法门常规的学修方法。它不是这种种学修的常法,但又不离这种种法。熟悉禅宗的人都会注意到,禅宗的语言往往处于"不是又不离"的状态中。你说不是,它又丝丝如扣,它又不离。为什么呢?因为怕你心生执著。你说它在是与不是之间,也不是。这话听起来有点油头滑脑的,但禅宗绝不是油头滑脑的东西,它是实实在在的一种修证。

念佛、观想、修六度、修四禅八定等,都是次第法门。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而这些次第法修起来很难。修布施波罗密,让你天天去布施,这对现代人来说有点难。我现在就想要点布施,哪个愿意给我?现在真正愿意布施而无所求的人很少。持戒也困难,不但饮酒抽烟难戒,心里犯戒的时候更多。精进修持就更谈不上了,懒觉要睡,书不想读,事不想做,这怎么能行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还是至道无难!大家要仔细揣摩这四个字。我们平常吊儿郎当、散散慢慢不精进的时候,不布施的时候,不持戒的时候,打瞌睡不做事的时候,你都要好好回向"至道无难"这四个字。平时我们做任何事都在拣择之中,持戒的时候在拣择,精进的时候还是在拣择,做善事时要拣择,做恶事时也要拣择。唯嫌拣择,大家用心琢磨这四个字,用得非常妙--你说不拣择吧,是错;你说要拣择吗,还是错。

当年,赵州老和尚参南泉祖师,问:"如何是道?"祖师答:"平常心是道。"赵州和尚问:"还可拟向否?"平常心是道,那什么是平常心呢?我们能把握它、了解它、认识它吗?南泉祖师回答说:"拟向即乖。"你要想把握它那就错了。你不要去把握它,也不要去控制它。赵州和尚又问:"不拟争知是道?"你不去认识它、掌握它,也不去实践它,又怎么知道它是道呢?

这是我们在一般认识论上普遍会遇到的问题。你说这个事情是对的,我一定要去验证验证到底对不对。人们都说吃了螃蟹要死人,有人就敢去尝一尝,螃蟹吃了到底会不会死人,就要证实一下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而南泉祖师说对此的回答是:"道不属于知,不属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大道不属于认识对象,但也不是不要意识。总之,知与不知,都不是道,你怎么都摸不到它的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