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投射”,会让个体发展出猜忌或者是过度小心的个性,甚至是充满妄想与偏见——想像他人和环境都在迫害自己,而自己总成为无辜受害的牺牲品。
个体要么总是倾向于责怪他人,“全是某某的错”;要么,总是设法否认自己其实将感觉“投射”在别人身上。个体越来越不能承认自己的感觉,就越来越不能察觉自己的感觉。这导致他离自我越来越远——他的察觉,或者说他的心,总是停留在他人和环境那里。此时,个体活像一个整天拿着放大镜专门看他人肛门的人物,却不知道生命中有远比这更重要的:用一面梳妆镜好好观照自己。
“投射”,会打断个体与自己、与他人之间真实的接触与联结。它足以导致大量的误解与冲突,甚至酿成灾难性后果。
内射
“内射”,就是将外在的东西,不经过分解、吸收,毫不消化地吞进个体的内在。
个体通过“内射”得到的东西,会基本上保持“原生态”——对个体而言,这些东西(不管是概念理论,还是新事物)根本没能融入个体的内在系统,和“外来的异物”并无两样。这些“异物”貌似进入了个体的内在,然而实际上并没有成为个体内在的部分,仍然是外在的部分,因此个体无法将之用于成长。
完全消化吸收的食物,可以滋养我们的身体;而整个吞进肚子里的食物,却会沉甸甸地积压在胃里面,消化不良。我们的心理也会饿,也会寻求营养。这就是你会找朋友聊天,会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原因。
心理的消化吸收与身体类似:事实、想法、道德标准以及价值观,都得根据个人的内在喜恶加以选择,而后咀嚼一番,将个体认为是“好”的那一部分吸收进来,而其他的部分则予以丢弃。然而,如此理想的心理消化吸收过程并不常见。
我们通常会被外在的力量,如父母亲、学校、公司或是社会,打断我们按照自我内在的喜恶来消化吸收的过程。接着,这些外在的力量,会对我们施加这样那样的手段和压力,要求我们要按照其要求,来吸收那些“该吸收的”,丢弃那些“该丢弃的”。结果,我们被迫吸收我们的内在未必喜欢接受的部分,丢弃我们的内在未必愿意丢弃的部分。
当个体面临外在力量的高压,必须吸收那些内在本来不想接受的东西时,内在对这些东西“不想接受”的态度,就会导致“内射”。比如,许多父母对男孩子的教育是:大老爷们儿的,哭是很丢人的。他们会持续不断地让男孩子认知:当他受伤时,哭是不对的。如果他真的哭出来,他们就会使出讨厌他或者不耐烦的手段,给他施加压力。如此一来,还十分依赖父母的男孩子,便会强行压抑自己的需要,吞进父母亲的价值观。但受伤后哭泣的需求,成了他内在的“未完成事件”。此一需求与他吞进的价值观明显冲突——这时,这个孩子只能尽其所能地调节:哭,是很可笑的,很丢人的——“内射”完成,他让自己从此不再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