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理学界的氛围中,自我评价是众多治疗学家与教育工作者的中心目标。若把这个目标定为一个必须达到的成就,自我评价就又变成了一个新的理想;为了达到高度的自我评价,人们会因为没能做到十全十美而憎恨自己,使得原本自我憎恨的问题循环再生。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他们建立起一个高度的自我评价,但是却更加憎恨与厌恶自己。他们把自我评价看作一个偶像,在试图达到它时反而错过了它。
我们最好还是投入更多心力去发展自我疼惜、自我接受与爱自己的能力,这些方法都能让我们更充分地体验到与他人之间的爱,如此也才能接受我们的自我评价,无论它是高是低,都不会制造出更多分裂的自我憎恨来。
自我评价成为许多错误的起因(虽然有时候这个借口相当好用)。自我接纳是更正这个错误的关键。五个A(觉察、认知、接受、行动与欣赏,英文都以A字母开头)是提升生命充实感最有效的方法。
9理所当然的态度
因为认为周遭世界必须提供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婴儿在成长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有权利得到想要的一切。正常的成熟过程必须慢慢放弃这种理所当然(entitlement)的态度。虽然理所当然的态度在生命初期是很重要的,但却会对后来的人生造成不良的效果。早期理所当然的阶段,帮助我们建立在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中自己是重要的意识,也正是同样这种自恋的态度,在日后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真诚对话。我们常见到许多人固着在理所当然的阶段,如此固着不前似乎是这个时代的特殊现象。
正常的儿童发展
婴儿在子宫里体验自己是和母亲浑然一体的,完全无法辨别出两人是会分离的。出生后,婴儿的身体虽然与母体分开了,但是在心理上,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仍然认为母亲及外在环境还是自己的一部分。随着感知能力的发展,婴儿开始勾绘出一些朦胧的轮廓,并慢慢从那些轮廓中辨认出其中一个是定时提供东西给他的形体(当他们开始发展语言时,他们会叫这个实体妈妈)。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学会辨别其他的人和物体。最初,婴儿把所有的物体都看成是自己的延伸,而不是分离的实体。在心理成熟的过程中,分辨外界物体和人物并且给他们取名字是很重要的。而语言符号的发展,为孩童奠定出与外在世界联系并建立关系的基础模式。
就算婴儿渐渐认知到母亲和自己是分离的,但是这时候他们仍将母亲视为己有。饿了,妈妈就是他们的仆人,供给他需要的食物;冷了或湿了,他们所拥有的人就该负起责任照顾他们。这种理所当然的经验在早期孩童发展中是一个正常阶段。一到两岁之间,婴儿会开始移动身体离开父母亲,去探索周遭的世界,并不时回头看看父母是否仍旧很高兴,且是否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当孩子长大进入社会时,他们依然带着理所当然的感觉。正如把妈妈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品,任凭他们发号施令一样,他们将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运用到其他人身上,期待别人的注意,期待别人为他们服务。
但是在优质的亲职教育中(good-enoughparenting),1父母对孩子是有界限的,孩子不会在每次任性时都能如愿。而每每在跟父母的界限有所接触之后,孩子会觉察到,原来父母是和自己分开的,是不同的个体,原来父母有着个人的思想、感受和欲望。孩子一开始会试着反抗这种感觉,仍然想掌控父母。这时如果父母能成功地保持自己的界限,那么孩子就能继续朝向更具个体性的自我成长。在父母以关怀和前后一致的态度所建立的界限环境中,孩子学会从自恋及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并开始形成前后一致、更丰盈的自我认知。这种认知,尊重他人的界限,并学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界定自己的漫长旅程,就叫做分离-个体化的生命工程(separation-individuationprojec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