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样内在投射的过程,孩子们全盘接受了父母的评价机制(有许多不同的形容词:超我、内在父母、理想我等),自我评价就跟这个内在审判的权威连在一起了。这个因内在投射而生的权威本性如何(是严厉的还是随和的,是矛盾的还是僵化的?),与提供给儿童的是哪一种镜像作用息息相关。镜子里扭曲的形象(如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如果儿童被父母低估,他们就会在自身投射出一个低估自我的内在法官,结果会认为自己无能,怀疑自己的价值。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伴随掌握而生的自然的愉悦感便被摒弃了。
被权威人物给予过高的评价也不见得会让人愉快。这种扭曲的镜像作用(凸透镜)可能会在儿童内心造成表面上过强的高度自我评价,但是这高度自我评价如果与儿童内在的掌握感不符,他会直觉认为那是虚假的。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儿童会轻视外在的权威,甚至会轻视所有的权威;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危险的自我厌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欺骗了那些重要的权威人物。
父母过低的评价(凹透镜)则会使儿童产生自己没有价值、低能和不足的感觉。儿童多半会接受这面凹透镜而有苛求或不接纳自己的态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轻蔑、怀疑自我和犹豫不决的人,他们可能是完美主义者,但对自己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
父母对子女如果是不闻不问的态度,或没有能力成为子女的一面镜子,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是隐形人,是没有价值和不值得被爱的。
通过镜像作用的过程,提供了趋向内在存在感的刺激,但镜像作用也可能是体验存在本身重要的手段。从心理学上看,没有了镜像作用,在自我评价产生之前的存在感便有可能萎缩,而日后为提高自我评价所做的任何努力,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但是注定会失败,因为没有真实基础而产生的自我评价是虚假的、不健康的。通常这种人会成为社会领袖与角色楷模,比如政治领袖、影视偶像、摇滚明星等,大众景仰他们并效仿之。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一般人会如此喜爱理想的角色楷模,有时候为了支持那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甚至心理学界、灵修与宗教界,也制造出这样一股追求权威的热潮。
父系权威的追求
也有的人认为,寻找至高权威的根源在于渴望父亲,因为人们无法拥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父亲,或者有某些人尚未解决对父亲幼稚的固着。我们认为这样的渴求是在父亲/孩子经验之前成形的。在取得成就的需要超过对事物掌握的需要时,两者之间会有一个转换的流程。常见的剧情是:一个人在自己掌握事物的过程中不再觉得愉悦,反而学会从外在权威关系中寻找慰藉与安全,为了要被那些外在权威接受,自己就必须去取悦他们。父母亲的形象在这个权威排行中位居榜首;像北美这样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父亲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刚好落入了这种早就发展出来的流程。
至高无上的权威桂冠沉重地套在父亲(或是任何领袖、角色楷模或明星)头上,而因为处在这个位置的人通常缺乏掌握事物的愉悦(因为掌握事物需要充实与真实的自我评价),所以每一次的成就反而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自我怀疑、轻视、自我厌憎和傲慢(虚假的自我评价)。对权力的需求变成最重要的事,目标则是要控制别人(虽然是下意识的或不愿意明白承认)。类似这样不幸的情节,在社会上正不断地重演着,许多人都在不快乐的情况下陶醉在父亲形象(不论男女)的光环中。表面上,他们的自我评价是完好无损的,但是自我憎恨的情况却一直增加(不管是领袖还是追随者都是一样)。历史已经明白告诉我们,这种情境常常会以失败收场,一旦幻灭,群众就会认为自己被权威者背叛。要走出这样的困境,我们就必须抓住机会回到掌握事物与取得成就的重要交会点,从经验中学习,并且继续朝着自我实现的目标努力,而不是背道而驰,盲目地追求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