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程度之深与次数之多是很让人惊讶的。卡在低自我评价(self-esteem)的状况之下,不论他们的成就在别人眼里是多么出色,这些人却一点都不快乐。按社会的标准来看,这样的人是非常成功的:他们身居要职,权位显赫,拥有可爱的家庭、许多重要的好朋友。然而他们的内心并不快乐,经常感到沮丧,有罪恶感,觉得生命空虚没有意义。他们拼命工作,成就辉煌,他们在专业的领域里得心应手,但永远都觉得不够。
这些人通常出自于社会所谓的理想家庭,但实际上,这些模范家庭往往是功能不良的。这种家庭的父母常常是威严十足、追求完美,并严格要求子女也要有所成就。有时候,父母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期待,对孩子采取接纳与开明宽容的态度,但自己飞黄腾达、成就斐然,他们对孩子没有说出口的要求就是:"有为者亦若是!"即使孩子感觉不到这样的要求,但父母功成名就的事实,已经变成子女赋予自己的基本标准,自我期许一定要成功。有些时候,家境贫困或是在受忽视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也常发奋追求成就和权力,以改善家庭无助的状况。
真实我
我们假设每一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时都是真实我(authenticself),这是婴儿的基本天性和人格特征。正如许多母亲所证实的,每个初生婴儿都有独特的个人气质,一个特别的存在本质(有人称之为灵魂)。它包括个人生命的所有潜力,随着时间和未来的经验而逐渐成形。正如没有两片雪花是一样的,每个人一开始也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就算每个人都那么特别,真实我一直是跟地球连接着的,这是我们灵性的本质。
父母的态度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新生儿被抱在怀中,被关怀、被喂食,与父母嬉戏时会有的感受。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就是从与孩子们的互动中传送出去。父母的感受对孩子有相当大的影响,也会让孩子体验到这个世界给他们多少安全感,或者接纳他们的程度如何。父母有可能因为新添了一个孩子而狂喜不已,也可能因为孩子会给自己带来负担而感到怨恨;最常见的情形是,两种极端的感受掺杂在一起,并依时间与情境的不同有所改变。
期待
无论父母的意图如何不同,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对新生儿有所期待;子女也必须因应这些期待。许多时候,就算是正面的期待,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有一些人因父母期待他们快乐而终生受苦。在人格形成过程的深处,个人意识到他们必须修正自己的行为举止来取悦父母。这是儿童成熟过程中的正常发展。孩子们为了求生存而必须依附大人,所以通过日常的经验,他们依从父母的要求形塑自己以取悦父母。这个可以得到接纳和认可(从而保证了生存)的演进中的自我形象被称做理想我(idealself)。在成长过程中,期待、要求和指令变成得牢记在心的纪律,并且融入每个人行为的自我规范系统之中,因此儿童早早便被束缚住了。他们想要做的、想要表达的真实我的冲动,总是跟父母(以及后来的所有权威、制度和社会)的期待相反。当这些期待逐渐融入自我管理的理想我时,就变成个人自我的、内在的挣扎了。一旦这个内化过程完成,就算父母或其他权威不在身边,这种挣扎也照样发生。这个自我控制的机制,在生命最初几年就已经建立得很好了。
在大多数的情况中,为了被他人接受,真实我的欲望必须屈服于理想我的要求。通过某种形式的妥协,结果就发展出一个现实我(actualself)。这些我(selves)是许多过程结集而成,不是分开或单独不同的实体。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中的儿童因应环境而变成行为得体、循规蹈矩、举止文明的人,准备接受教育以便负担未来成人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都有这三个自我(真实我、理想我、现实我),为了保持情绪上的平衡和自在(精神正常)而极力满足每一个自我。
表面上看来,各个我之间的挣扎相当平和。儿童看起来只是在长大,变得成熟、成了好孩子、是合作的学生和负责任的公民。过程中所做的妥协不是不合理的,都是为了孩子们好。不幸的是,为了每一次都能表现得更接近理想我,就得每一次都背叛真实我;个人会体会到这样的遗弃(常常是无意识的)而产生自我憎恨的反应。1虽然通过这个过程许多人成就非凡,但是他们大部分的天性却被否定掉了,紧张随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