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憎恨的循环:
1.儿童以极力达到理想我来取悦父母。
2.遗弃真实我而产生自我憎恨。
3.现实我在真实世界建立起控制。
4.现实我认知到自己有负期待,极力去达到完美,更加遗弃了真实我,产生更多的自恨,形成了一个自我憎恨的循环。
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的循环:
5.对理想我有了觉察,现实我开始接受整体的自我,以温暖及谅解的态度接受自己过去必须做那么多的妥协。
6.因为自我疼惜让我们接纳各个部分的自我,包括在面对现实时发现必须遗弃真实我,其结果是对整个自我,包括真实我在内,都有了更多的觉察。
过程的重复:
7.通常人们会一再重复这个过程,循环再度开始。
自我憎恨的征兆
为了发展理想我,人们学会扮演社会接受的角色;这些角色是维持理想我形象的社交手段,所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真实我。为了持续对抗他们深层的本性,有成就的人在扮演角色时变得麻木或僵化。他们限制了自己的呼吸模式,因此无法让自己充分体验存在的愉悦。他们跟自己的感受失去了联结,最后在身体、心理或是灵性上出现各种症状。
这样不断累积的自我憎恨,会在焦虑、沮丧中经历到,或是在强迫性的自毁行为中检视出来。当打击自我的行为与随之而来的低自我评价模式逐渐成形,这个人会被驱使去得到更大的成就,自我憎恨的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加。在这种人生命的各个层面,都会看到他陷入这种自恨循环的证据。我们曾提到过,在情绪上他们可能感到焦虑或沮丧;更常见的是,为了避免感受因自恨而导致的不舒服情绪,他们发展出各种强迫思考或是强迫性的行为,或是出现其他神经官能症。在身体上,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疾病症状,常引发过敏症或其他跟界限有关的疾病;各种恐惧症的根源通常也源于此。精神上他可能会感到空虚(因缺乏目的或意义而产生的失落感),或生命没有方向,或深深的罪恶感。在自我憎恨过程中产生让自己麻木的欲望,高成就者常会对某些物质或是活动上瘾,于是在酗酒、成瘾和依赖等行为中,潜藏着深沉的自恨过程。
在我们的社会里,正是这些受驱策而有所成就的人,在最后跃居顶端而成为我们政治与经济的领袖,其中有许多人仍充满着自恨与愤怒。他们的选择很简单,他们可以追求更多的权势和成就(然后更恨自己),可以把愤怒藏入体内因而造成身体上的疾病。他们也可以出现自毁的行为(比如失败、各类的成瘾、家庭失和等),或者以指责和侵犯的形式向外散播他们的愤怒。因为社会通常会赋予这些领袖极大的权势,他们处理自恨的方式也对社会造成重大的后果--战争、社会动荡、反社会行为、成瘾疾患、家庭功能不良等,都可能是一些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