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美国换了六位总统。他们的对华政策,尽管各有独特的风格,尽管遏制或对抗的声音一直萦绕不绝,但是,他们确实都走着一条老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解冻的时候,两国虽然都存在着真实、有力的战略合作的需要,但总体上看,这样的合作还是浅层次的,合作的战略主要限于冷战时期特有的国际战略课题,概括地说就是与苏联的战略对抗。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美关系已经扩展到所有领域,对彼此的战略需求变得十分强烈,这样的需求有力地规定着两国的关系,使之虽然有冲突,但还是能维持在合作的框架中,双方对两国战略关系的管理,变得愈发成熟。
30年前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发生在美国的自信心落到最低点的时期。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在同苏联的对抗方面尚未取得战略上的绝对优势,美国国内四分五裂。在这样的背景下,尼克松政府“破天荒”地从国家利益出发,决定“重新洗牌”,以便获得战略主动。在基辛格看来,尼克松的那次访华是对美国传统外交路线的背离。他说,“尼克松及其策士提出的新做法,也着实不符合美国的意识形态传统。”他还说,尼克松是西奥多·罗斯福以来,第一位以国家利益为号召执行外交政策的美国总统。
对于30年前的那次访问,美国主流舆论,包括尼克松政府内部,都并不那么自信,这种心情与当年美国国内的一般情绪是一致的。主张对华发展关系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写下的这段话,可以说代表了美国舆论的基调:
“你可能记得等候在寒冷的跑道上戴着皮帽的中国仪仗队的阵容多么庄严整齐、气势不凡。接着‘空军一号’威严的机首滑到了荧屏上端,远比炮舰豪华而高贵。门开了,美国统治者孤单的身影投到了舷梯上,有点踌躇不决,可能想要知道下面是否埋伏着‘第七危机’。然而,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春风满面,两人紧紧地握了手,而1954年在日内瓦,杜勒斯先生却曾拒绝跟周恩来握手。”
对于那位孤单的勇士,对于主张对华和解的战略家来说,1972年北京的2月是与寒冷和踌躇不决连在一起的。《参考消息》在这一天的头版上,刊登了一段列宁的语录,“同强盗握手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强盗”。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国内普遍的对美仇视的态度,《参考消息》的这句引语是在那种舆论框架下说服人民理解接纳尼克松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