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场关于“韬光养晦”的讨论

从哲学角度说,事实和价值是两个虽有联系但却不同的范畴。具体到中国的战略位置,也同样有事实和价值的分殊。中国一直都在那里,但价值却一再出现变化,我们的自我体认也一再出现变化,那个事实有时被认为是弱势,有时被认为是优势。近代以来的大多数时候,都被视作是不利条件。二战时期获得的转机很快就消失了。在分析这个历史失误时,有分析家指出,中国当时没能把握住历史机遇的原因,是“当时掌握中国权柄与实力的人,为了小集团的利益而无视国家最高利益,不惜放弃在日本驻扎占领军的权力,把特意为此准备的部队也投入了内战的战场”。

“9·11”事件发生一个月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利用这次会议,向世界展示了所取得的经济成就。虽然当时尚未公开接受“中国崛起”的判断,但是,从外国政要对上海的赞美,从商界人士对中国市场的期待,从上海的繁华,从唐装所蕴涵的意境,舆论都接受到了这样的信息:中国在崛起。

中国战略价值的凸显和体现出的大家庭精神的合作风范,使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在此期间,一些观察家注意到了中国立场尚存微妙之处。出席工商领导人会议的高盛亚洲副总裁指出,本次会议传出的讯息是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中国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同时他又说:“中国希望扩大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但又不愿意过多地卷入国际事务。”

不愿过多卷入国际事务,涉及到了通常说的“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战略思想。那么,在中国战略价值凸显,强调大家庭合作精神的背景下,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是否有重新检省的必要呢?

在“9·11”之前,有过一场关于“韬光养晦”的讨论。

不少人主张,世纪之交,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此条件下,若再教条主义地固守“韬光养晦”,不免有些刻舟求剑了,他们认为,中国应当主动出击,甚至不惜一战。有人通过提出韬光养晦的目的来否定韬光养晦,“韬光养晦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韬光养晦本身……韬光养晦的目标,至少是应当把中国建成真正能够向列强说‘不’的多极世界的一极”。从中不难看出,主张放弃韬光养晦的人,对韬光养晦的理解就是无原则的“忍”,通过“忍”,达到击败对手实现称霸世界的宏图大志,而国际环境的新发展,已经到了无法再忍下去的地步了,因此,应当放弃韬光养晦,去当挑战者,去主动出击。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韬光养晦就像一位获得了秘籍并躲进深山独自修炼的大侠,若干年后,一统江湖,成为武林盟主。

这样理解韬光养晦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上述战略的误读。在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思想中,根本没有设定霸主的目标,他说:“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当头,不称霸。”韬光养晦也不意味着“光荣孤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