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提出包括韬光养晦在内的“24字方针”时,中国的国际处境处于毛泽东去世后最困难的时期。随后不久,市场经济在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并开始走上高速增长的道路。
1991—2001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长3.4%,发达经济体年均增长2.6%,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5.6%。而同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以上,为同期各个经济体中最高。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中国的经济总量出现了不断赶超的局面。
根据中国官方的数字,按照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换算,1985年,中国的GDP为2664.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八位,排名在加拿大、巴西之后,到了2000年,增加到10800亿美元,超过加拿大和巴西上升到第六位。2001年,中国的GDP达到11768亿美元,接近法国2000年的水平。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研究,按照购买力评价国际美元计算,1999年全球前十位的国家排序以及相对美国的GDP水平是:美国100,中国51.2,日本34.7,德国21.4,印度20.8,法国15.0,英国14.5,意大利14.4,巴西12.3,俄罗斯11.0。根据上述计算,中国用购买力评价国际美元衡量的GDP,相当于全球总量的1/10以上,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2。中国GDP总量1998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在美国,相当多的经济学家以及美国政府,接受了购买力评价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美国政府计算的结果是:中国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是6万亿美元,美国是10万亿美元,日本是3.5万亿美元,德国是2.2万亿美元,英国是1.5万亿美元。根据这个数字,中国是美国的60%,位居世界第二位,是日本的1.7倍,是德国的2.7倍,是英国的4倍。
中国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中国的话题,比如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总是唤起舆论的喧嚣。中国成了世界性论辩的对象。当然应当指出,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大国。即使在其内部分裂,战乱频仍的时代,在全球战略格局中,中国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更何况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大国进入世界体系,一定会给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带来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与世界关系相关的政策调整,就是一个现实的、无法回避的课题。
我们用几个标志性事件来描述这一调整过程。
2001年美国发生了“9·11”事件。这个悲剧性事件终结了冷战时期形成的国际架构,为大国捐弃对抗创造了条件。大国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更为凶险,更难预测。中国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与美国站在一起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立场。也正是这一事件使中国自己和国际社会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地缘价值,并推动着中国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中国及时地、成功地将这个“新发现”转化为政策。正如珍珠港事件和对日本的战争使美国发现了中国的价值那样,“9·11”事件以及和美国的战略和解,使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提升。1943年10月的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赫尔利把中国视作“四大国之一”,在敦巴顿橡胶园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把中国列为“负责和平的四大国之一”。对中国的战略定位,赫尔利说:“日本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失去作为一个东方大国的资格,唯一真正的东方大国就是中国了……因此,如果要确保远东稳定的话,任何安排都得以中国为中心来进行。”从目前来看,中国尚未恢复到二战时期获得的那种远东中心的地位。但是,假如应对得当,如果当前的势头不出现逆转,中国达到那样的地位不是什么太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