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损卦和益卦

毛泽东为什么这么喜欢用减法?

这与他无拘无束、我行我素的叛逆性格有关。

他喜欢"沧海横流",以显示他的英雄本色;也喜欢"漫天飞雪",以衬托他的梅花风骨。

他爱好逆流而上,以展示反潮流战士的豪迈风采。"弄潮儿向滩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才是他的写照。他不能忍受没有对手的寂寞与孤独。如果没有对手,总可以制造对手。

他崇尚彻底:要彻底的胜利,要进行彻底的斗争,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古人说:"穷寇勿追。"他可不理这一套,他要"宜将剩勇追穷寇"。在他的脚下,没有走不通的路;他的眼前,没有不能违反的清规戒律。越不能做的事,他越要做。他要做古往今来第一人。他不是在治国,而是在做诗。

他不师古,也不信天。董仲舒说:"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春、夏、秋)成生,以一时(冬)丧死。"这表明,"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也就是说,天道是三德一刑,或者说是三加一减。毛泽东之道则是只减不加。

这样为人治国,不符合中国的古老智慧。古老的智慧说:"过犹不及。"《易经》、《老子》和儒家都很推崇中道。中的意思就是既不太过,又无不及。而毛泽东减有过之,加则不及。

冯友兰先生论及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人的自然倾向是太过。所以《易传》和《老子》都说太过是大恶。"(《中国哲学简史》)不过,毛泽东的太过,不仅仅是个自然倾向问题,有时是他的人为追求。古人说,矫枉不能过正。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求人们矫枉过正:"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吃过矫枉过正的苦头之后,对中道境界就有了几分神往。

那境界宋玉描写过:"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就是说,有一种境界,加减无用武之地,那就是美到极致的境界。美是一种分寸,美是一种恰当,美女是身材和容颜的中(比如现在讲的三围尺寸云云是也)。这是实体与关系的中和恰到好处。

杜甫描写过时间上的恰到好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早一点不好,晚一点也不好,恰恰在春天下的雨才好。所谓及时雨就是这个意思。孔子是乱世的及时雨。所以,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

这就是加减要达到的一种境界:中。

中不是整齐划一,不是事物的同质性,而是事物比例关系的适当和不同事物的和谐。

为说明这一点,先秦思想家提出了和的概念。和是什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