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和是什么?

"和,如羹焉。"晏子说,"水火醯(醋)醢(酱)盐梅以烹鱼肉。"由这些作料产生了一种新滋味,它既不是醋的味,也不是酱的味,而是一种新的美味。这种美味是和。

异与和不仅不冲突,而且是和的必要条件。诚如冯友兰先生指出的:"只有几种异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时才有和。但是要达到和,合在一起的各种异都要按适当的比例,这就是中。所以中的作用是达到和。"

所以,中、和不是死的同一,而是和谐的发展;所以,中、和是儒家推崇的上乘境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通过中能达到和,但通过什么能达到中呢?

当然是通过加与减。过则减之,不及则加之。这个思想在众经之首的《易经》中,几乎可以说是贯穿全篇。

根据朱熹的研究,《易经三十·上经》三十卦,讲的是天道,《下经》三十四卦,讲的是人道。《上经》的核心卦是泰卦与否卦,"无否无泰非易也"。《下经》的核心卦是损卦与益卦,"无损无益非易也"。(朱熹:《周易本义》)

泰者,通也;否者,闭塞也,穷也。泰否卦,启示人们的是变化之道。《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易经》的根本道理是变。唐华先生在其所著的《〈易经〉变化原理》一书中认为,《易经》的第一原理和根本法则是变的哲学。

如何变?有损有益是谓变。损者,减也;益者,加也。损益卦启示人们的是得中之道和盛衰之道。

中道的概念渗透在所有的卦象、卦辞和爻辞中,但专门表达中道的是谦卦。《周易》:"《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裒多益寡,就是取有余,补不足。朱熹《本义》注:"裒多益寡,所以称物之宜,而平其施。损高增卑,以趣(同趋)于平,亦谦之意也。"减高的,加低的,就能趋平得中。

至于盛衰之道,孔子的《易传》有解释。孔子读《易》,感触最深的是损卦和益卦。《系辞下传》、《杂卦》、《序卦》都有对于损益二卦的评论。《说苑·敬慎》、《孔子家语·六本》、《淮南子·人间训》,都记载了读《易》至损益时的大感叹。所记内容大同小异,看来比较可信。

对损卦和益卦,孔子最感兴趣的是它揭示的兴衰之理。《杂卦》说,"损、益,盛衰之始也。"《淮南子》说读《易》至损益,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

怎样求盛而不衰?首先要自损,"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孔子)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指损卦卦象,兑下艮上),损。君子以惩忿窒欲。"自损的根本是清心寡欲。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就是自损者益的原则。自损者益,即自减是加,而且是倍加。

其次是"损以远害,益以兴利"(《系辞下》),意思是减少损害,增加利益。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再次是"挹而损之"。这是孔子推荐的"持满之道",也就是不衰之道。一个主体(不论是个人、团体还是国家)通过加减求势兴盛起来以后,就要防止满势带来倾覆。

满势,是最大化优势,是兴盛到了极点。这时候,就要从满势中舀一点出去。挹,意即舀出。这里谈的是不到顶点的原则。

到不到顶点,有时与事业大小无关。到顶点,更多的是当事人的感觉。感觉如器,器大的人,永远到不了顶点。谁见过大海满到了顶点呢?

唐太宗,创建了一个盛唐,他也没有顶点之感,觉得离尧舜还有一段距离。而禹作敏,不过创建了一个大邱庄,就很容易地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

某些中国人特别是农民,是很容易到达顶点的。刚建了个土圩子,就做起了土皇帝。刚搞了七八条枪,就当上了总司令。

总结以上的观点,加减法,要达到两个一般目的:

第一,通过加减,争取优势,使自己的力量和事业兴旺发达,使求功者得功,求名者得名,求胜者得胜,求利者得利,求权者得权。这是制胜之道。

第二,通过加减,防止过与不及,防止盛极而衰,这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完美的"黄金中道",也是安全持满之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