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希尼·菲尔德(5) 

1924年夏天,克里希那穆提、尼亚南达、海伦·诺斯,以及拉加戈帕尔和罗萨琳德(几年后他们结婚了)乘船前往英国。在船上,他们遇到一位年轻人——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他与克里希那穆提之间的友谊持续了很多年。后来他们分道扬镳了。

据史蒂芬和罗宾·拉森为约瑟夫·坎贝尔所写的传记记载,坎贝尔曾经在巴黎待过,并且和安吉拉·格里高利成了朋友。安吉拉·格里高利是一名年轻学生,跟随著名的安托尼·布德勒(Antoine Bourdelle)学习雕塑,她记录了自己与坎贝尔见面时的谈话:

得知他(坎贝尔)与年轻的印度弥赛亚相交甚深,我非常感兴趣。克里希那穆提去年秋天曾为布德勒做过雕塑模特,他的卓然个性给布德勒很大震撼。当坎贝尔得知我对克里希那吉感兴趣,曾因为阅读其著作《幸福国度》而热血沸腾,他感到非常兴奋。

……布德勒曾邀请克里希那穆提与自己及夫人共进午餐。

布德勒夫人说:“我丈夫有个美国学生,认识一位美国年轻人,叫约瑟夫·坎贝尔,他认识你。”

克里希那顿时热情洋溢,说:“噢!约瑟夫·坎贝尔——我非常想见他。请他今晚于通神学会俱乐部演讲结束后来见我。”

那个周二是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虽然这两个年轻人已经交往三年,对哲学问题进行过交流,但这还是坎贝尔第一次到现场聆听克里希那穆提引人入胜的公开演讲。

演讲大厅一如既往地热闹,人头攒动。克里希那穆提走进来,穿过人群,在经过约瑟夫的时候握住他的手。演讲结束后,他们谈了很久,并相约6月(1928年)克里希那吉从美国回来时,于巴黎再见面。

……他教义当中的简洁和力量深深触动了坎贝尔。接下来的一年半里,他好几次来聆听好友克里希那吉颇具启发性的讲话。

后来坎贝尔回忆了一些克里希那穆提讲座所涉及的主题:“他谈到如何将所有天赋融为一体并形成合力。他将之比喻成三匹马引领的战车,头脑、身体和心灵就是这三匹马。这完全符合我的理念。尽管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新世界教义’,但它确实会影响我以心灵为核心来思考自己的问题。”

坎贝尔受到克里希那穆提和安托尼·布德勒的双重影响,形成一种带灵性的艺术感,后来这成为他毕生事业的标志性特征。

1928年,坎贝尔与克里希那穆提前往俄德城堡,对此他写道:

在愉快地参观了克里希那穆提在荷兰的城堡之后,除了我朋友的智慧和美丽,我脑子里什么都装不进去。我与他在林间散步,他回答我的问题,同时醉心于那些美丽的树木。他给了我很多启发,并且使我对一些以前只有一知半解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距离城堡两英里左右有一个巨大的营地(奥门)。八月的第一周,有3000人来到这里听克里希那吉讲话,他们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冰岛、爪哇、巴西……

我大部分时间和大家在大树下闲逛,精力充沛地讨论。每天上午11点,克里希那吉都会给我们作一个小型讲话,如果我们刚好有些想法,就会把它说出来。晚饭后我们会围坐在壁炉边交谈,这是一群愉快的人,谈话都很踊跃。

那个夏天,俄德城堡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坎贝尔也被如此丰富的文化交流搞得兴奋不已,他甚至开始做环球旅行计划,准备去各地探访新交。印度应该是第一站,他想去看看那些神圣的遗迹;还可能去东岸的阿迪亚尔,海伦·诺斯几年前曾经去过那里,那儿有一个常年开设的中心,建在美丽的公园里,也是通神学会世界总部。

……1928年夏天,俄德城堡陷入一片混乱。克里希那穆提,这个曾被称为是“完人”的人,非但没有说出大家以为他要说的话,而且还要求聆听者用心灵进行深层次的个人内省,正面接触自己内心深处不可避免的骚动。对克里希那穆提的追随者和通神学会会员而言,这无疑是令人沮丧的冲击,就好比耶稣说“我来不是带来和平,而是带来刀剑”,或者好比耶稣在神庙里推翻兑换硬币的桌子。一场事关信仰的争端笼罩在俄德上空。

1928年3月,巴黎报纸《强硬派》(L扞ntransigeant)发表了一篇文章,将布德勒和克里希那穆提形容为“两个信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