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对独立的渴望(2)

二、脊柱神经的发育

在儿童学习行走的这段时间里,脊柱神经也开始形成。行走过程是由腿部各种肌肉运动协调完成的,而脊柱神经的任务就是把大脑的指令传达给腿部的肌肉。如果脊柱神经还没有发育成熟,无法传达那些指令,人就不能行走。

三、骨骼的发育

孩子走路前,骨骼需要硬化。而刚出生的婴儿的骨骼柔软又有韧性,脚部根本无法承担起身体的重量。又由于在学会走路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婴儿颅骨上的裂缝已经长满,即使儿童会走路以后,不慎摔倒,也不会伤及大脑。

由于行走需要小脑、脊柱神经以及骨骼这些器官的协调才能完成,因此,在它们还没有成熟之前,父母不能教孩子走路。走路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的规律,只能给儿童带来伤害。

在大自然中,“创造”一词的意义是不仅生成了一种新的事物,而且这种新生成事物发挥了作用,也就是说,一个器官一旦形成,随即也要发挥它的作用。在字典中,器官的功能性工作叫作“环境经验”,假如没有获得这种经验,就说明器官发育不正常或是不完全。器官只有实现自己的功能,才意味着发育正常。

儿童只有不断地从外部世界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科学家们把儿童从外部世界汲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称为“工作”,因为它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儿童一旦学会了语言,他就会不停地说话,谁也别想阻止。同样,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学会了走路,如果你想阻止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他行走的相应器官发育成熟,它们必然发挥作用,自然而然就会走路了。如果儿童说话、行走的要求受到妨碍,就会束缚他的发展,最后导致畸形。因此说,儿童能够行走之后,独立性更加提高了。只有能够自由运用这些能力,他才能获得自身的独立。

心理专家做的研究表明,人的任何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任何个体行为都来自环境经验”。也就是说环境经验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对儿童进行的教育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儿童缺少环境经验,从而无法对儿童的成长提供实质性帮助。这样就有可能减慢儿童发展的速度,有时候还会使儿童的发展出现逆转。

教育儿童首先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要调整观念,遵循自然界的法则,让孩子的发展与自然的进程协调一致。

除了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外,儿童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获得独立。只要对儿童进行一番细心地观察,你就会发现:他们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情,想要这个玩具,想要那个画板,想自己穿袜子,或者想干一些奇怪的事,其实这些都是出自他们内心的愿望。他们获取独立的要求如此强烈,以致于有时候大人会去阻止他们。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自己在阻止孩子行动的时候,其实不单纯是在阻止孩子行动,也在阻扰自然法则的实现,因为儿童的行为是受自然支配的。

儿童取得身体上的独立,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后,就会要求精神上的独立。他开始对已经获取的经验进行思考,寻找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独立地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候,他的性格形成了。

在对自然和生命科学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得出:只有通过自由和丰富的环境经验,人类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现在我们立刻要做的事情是:给儿童全部的自由,让他们获得独立,让他们正常发挥自身的能力。

那么成人能否给独立、自由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不可否认,现在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分歧很大。通过对儿童教育的研究发现:自由、独立和生命的真实意义,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反映出来。自然按照每个人的不同需求,给予他们自由和独立。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才能促进生命的发展。这样说来,儿童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场景,展示了一种事实,通过它我们能够更加接近真理。

如果这样,那么儿童为什么还要不断地获得独立的发展呢?事实上,这个目的就是标志生命不断完善的个性。所以说,儿童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展自身,也就实现了自由,这个自由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前提。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是如何实现独立,又是如何获得自由的呢?通过不懈的努力,生命处于激发状态,无法停止向前。独立不是一个割裂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征服的过程。自由只能通过强壮的体质和完美的个性来证明,为此儿童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获得独立,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是婴儿的第一本能。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儿童的第一个意识就是自我保护,使自己不受外界的伤害,从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有些人认为:整天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如果按照这些人的思维理解,婴儿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里,什么事情也不用操心,一切都交给妈妈去办,这样的生活岂不是最舒适的了?如果把什么事情都不干视为生命的最佳状态,那么儿童何必学习说话,学习行走,学习运用脑筋思考?要知道这些活动都是需要不懈努力的,可是,面对困难,孩子们并没有退缩,并没有放弃,反而表现出了强烈的进取意识,而且随着对周围环境的不断熟悉而越来越欢快。儿童给我们证明了知识的价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