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独立——孩子最应该具备的人格素质(5)

第四节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巴金曾经说过:“有些人自己不习惯‘独立思考’,也不习惯别人‘独立思考’,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思考者,首先必须是一个独立的人,进而必须拥有独立思考的权利,才可以展开独立之思考。

歌德曾经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既需要家长耐心地教育和思索,更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补短,使孩子的心智得到和谐发展。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健时期,既有独立意识又有依赖感。要想让孩子能够学会主宰自己,家长首先就要注重引导孩子思想“独立”。

卡文养了100只鹅。有一天,死了20只。于是,他跑到牧师那里,请教怎样养鹅。那位牧师专注地听完卡文的叙述,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放牧的?”“上午。”“哎呀,纯粹是个不吉利的时辰!要下午放牧!”

卡文感谢牧师的劝告,高兴地回了家。3天后,他跑到牧师那里。“牧师,我又死了20只鹅。”“你是在哪里放牧的?”“小河的右岸。”“哎呀,错了!要在左岸放牧。”

过了3天,卡文再次来到牧师那里。“牧师,昨天又死了20只鹅。”“不会吧,你给它们吃了什么?”“喂了苞谷粒。”牧师坐着深思良久,开始发表见解:“你做错了,应该把苞谷磨碎喂给鹅吃。”

第3天,卡文有点不快。但又充满希望地敲开了牧师的房门。“唔,又碰到什么新问题啦?”牧师得意地问道。“昨晚又死了20只鹅。”“没关系,只要充满信心,常到我这儿来。告诉我,你的鹅在哪里饮水?”“当然是在那条小河里。”“真是大错特错,错上加错!不能让它们饮河水,要给它们喝井水,这样才有效。”

……

卡文再次敲开牧师的门进来时,牧师正埋头读着一部厚厚的古书。“牧师,你好。”卡文带着极大的尊敬说道。“又死了20只鹅,牧师。现在已经没有鹅了。”牧师长时间地沉默不语。深思许久后,他叹息道:“我还有几个忠告没对你说呢,多可惜啊!”

过于听从别人的“忠告”的人往往会裹足不前,没有自己的主意,从而一事无成。独立思考、富于主见,而非事事听从别人的意见,犯了错误、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

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周到,从来就没有想到什么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的,长此以往会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需注意以下问题:

为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

这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拥有独立的思维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太小、需要成人照顾而把他看成是成人的附属品,要受成人支配。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比如:允许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存在,给孩子一块由他自主“摆摊”的地盘,接受孩子对成人的合理建议,相信孩子们的每一次保证等。父母不妨与孩子一起逛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和孩子一起阅读或看电视,然后问孩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只有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平等的生活,遇事互相探讨,共同商量,让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没有拘束和压力,才能有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才会不时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

让孩子学会思考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与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要给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父母可根据交谈内容经常发问,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据?”等问题,以引起孩子的思考。对于已上学的孩子,可采用启发式,诱导孩子逐步展开思考。当孩子在想问题时,父母不要太心急,应该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尤其不要轻易把答案告诉他们。孩子答错了,可用提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