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根本的问题是“爱与恨”,长期以来“爱与恨”一直被心理学给忽略 了,直到二十世纪产业为了增进工作效奉,职场上的人际关系也开始被注意,并要求 必须把劳动者当作“人”来看待,紧随着临床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对于人 的关心日渐增加,相对地,人们对于“爱与恨”也更为深入地探讨。
心理学被称为“行为的科学”,例如愤怒或恐惧时心脏的跳动如何,说谎时皮 肤对电气的抵抗如何变化……等,像这些感情表现的存在条件与愤怒的关系之外, 实验心理学家几乎不能处理真正的感情问题,如爱与恨、嫉妒或者欢喜与悲伤。
也因此,研究爱与恨的少数心理学家,不论是心理学家麦独(William Mc Dougall)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派祖师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还行其 他法国学者们都十分重视“异常”心理,也强化了病理法的重要性,但关于“爱与恨”心理学的议题,常不被正统派的心理学者所重视,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与其 要用学术来分析,倒不如当作文学来处理更浪漫。
事实上,近年来不论从自然科学、医学、人文,还是社会科学的范畴,对人类 “共生”中“爱与恨”的问题必须与哲学、伦理学的传统相连,并延伸到生物学、生理学、精神医学、实验心里学的研究,一直探讨到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社会各科学,共同来编造成果。
共同生活对正常人而言,就像空气、食物、性欲、睡眠是一样重要且必须的,人类除了需要共同生活,同时也会产生企求共同生活的情绪,但人世并非经常企求与别人共同生活的,就像营养可口的食物,虽是生命不可缺的,但是一旦份量过多就会令人失去食欲,同样地,人虽喜欢活动,但活动后则希望休息,而共同生活的要求亦然。有时候会产生希望跟对方分离的欲求,不过这种倾向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没有共同生活的倾向,然而为了要共同生活,只具备共同生活的欲求仍然不够,就像要燃烧一堆木柴,一根火柴是不够的,就算可行,也要看木柴是否干躁、有没有风等种种因素聚合而成。
偏见并非与生俱来
一般被认为是“坏蛋”的,几乎都是由恨产生,且喜欢把“罪恶”与“病苦”嫁祸于人,这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稀奇的新鲜事,由此可见,偏见并非与生但来,而是随生活经验增加的,甚至从孩童时期就由父母或周遭的人注入了偏见的教育。偏见与坏人既然是后大造成的,那么当然也可以靠后天来加以克服,只要我们可以设法消除充满偏见的教育环境,消除制造“坏人”的社会条件,那么所谓的“偏见”与“怨恨”便可消灭了。
现今的社会仍旧存着“代羊羔羊”的情形,尤其面临危机,譬如战争、震灾、饥荒、革命、金融海啸经济大恐慌时,恶徒便开始横行。为什么被称为“恶徒”?因为恶徒并不需要什么正当的理由就能对其他人或团体加以攻击或责难,其中“恶婆婆”角色的污各化,就是在这种偏见与怨恨下而存在。
恨意的产生
在“恶徒化”的动机里,其实只隐藏着恨意,而这种恨意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恐怖与不安。若人常陷在恐怖与不安的状态中,就会失去理性的判断,甚至类似“被害妄想症”的心理便会产生作用——如媳妇长期受婆婆的凌虐,便有可能产生这样的状况。
二、欲望不能满足。这也是产生恨的原因之一,人因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产生不安,因不安接着就产生了攻击,但恶徒的情形却不尽然,他的攻击往往不是针对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真正原因,而是以偶然碰到的对象为目标,且多半没有什么具体的理由。
三、自己有罪恶感,但怪罪于外界的力量。像希特勒可能就是个最会指定“恶徒”的人,原因是他内心有着深切的罪恶感,他把不道德的心理表现在外,于是就对犹太人加以种种的压迫和虐待,回到婆媳问题上,可能就是婆婆不甘失去了儿子,而痛恨媳妇。
四、为了保卫自己或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如果有这样的念头产生,也可能产生恶徒,如媳妇一旦熬成婆后,也会不自主地变成恶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