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上最没得选择的人际关系是“亲戚”与“邻居”,而亲戚的关系中文以非血源关系、但却文必须共同生活的“婆媳”问题最难处理,因为多数的婚姻因婆媳关系成立而存在,相对地,也有不少成立的婚姻关系因婆媳问题而崩溃。数千年的人类进化发展中,不论是国家、种族、社会、政经、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历经大自然变化、战争及各种灾变的劫后余生,即使人类的智慧演变到今日高度科技发达、而文明更上一层楼的尖端时代里,婆媳的问题仍旧存在并屹立不摇。
就算某个层面因时代背景而有所改变,但对婆媳角色的本质认知上还是有一段距离。我在廿多年前曾出版过一本《婆媳牵万情》,针对台湾的社会现象及自己多年来辅导家庭个案的实例,来剖析婆媳间的人际关系、互动中的角色扮演与沟通的技巧……等,部分内容至今虽仍多受用,但因时代不断往前推进,而每个时代的两性与家庭关系也因时空背景的差异、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价值观的不同等,都在快速蜕变中,人性的本质与传统的文化并不能完全切割,因此包括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在许多领域上的看法、观点及做法,却必须做些适度的调整才能适性与应用。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度,而每个婆媳的案例都是因人而异,每个婆媳的故事即使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但终究只能供参考,不能以偏概全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人与人之间由共同生活所延伸出来的亲密关系,往往是建立在依赖与被依赖及性与友谊的爱情上,一旦结了婚,媳妇就成为大家族的一员,而与婆婆的关系无形中在上述的部分关系也变成了存在的事实。
哲学家喀雪特曾经以恋爱和催眠状态来做比较,指出女人要比男人更容易被催眠(关于这点,其他心理学家提出不同看法,其中有人则认为最易被催眠的应是军人和公务人员,因他们有服从命令的习惯),理由是女人不会让很多事来分散她们的注意力,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专心,至少对爱情这部分倒是事实。
正在恋爱中的女性会感到自己的身心随时挂念着心爱的男人,而男人对于女性这种全心全意的爱情有时候会有一种自卑感,男性虽然也有爱情,英雄也会品尝到家庭的快乐,不过男性不会像女性那样集中于爱情。
曾有位男士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得到自己所爱的女人并与她结婚,这位女性具备了美丽与才智,是位非常杰出的女性。她想在结婚度蜜月时来魅惑自己的丈夫,于是他们选择到国外一家座落在山腰、很高级的饭店度假,他们感到非常幸福,但就在那里时,她的丈夫知道了他最在意的商业竞争对手的业绩已经突破了他最自豪的纪录,于是要胜过对方的欲望取代了一切,他一面听着新婚妻子的情话,但一方面却已经发动马力准备下山与对方火拼了,最后,当妻子了解了丈夫的心意,只能悲哀地说:“以一个妻子的身分,你知道这几天的蜜月对我的意义与重要性吗?就跟你做为一个男人和做为一位企业家的冒险是一样重要。”不过她丈夫还是不能了解——当然他不了解是必然的。
就以夫妻的关系而言,其共同生活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因为两人未结婚前各自的生活条件早已因不同而有所不同。曾以“结婚是否幸福”来做测验,结果发现有些女性因为丈夫有钱而感到幸福,有些女性则因为婆婆而感到不幸,然而爱情才定核心却是无可否认的。夫妻生活之间虽然存在着各种不满,而且这些不满与其说是失去了爱情的“原因”,毋宁说是它的“结果”或者是它的合理化。
也许读者会觉得此书内容放进太多学术理论显得有些严肃,甚至不太像我个人浅白易懂的风格,而且似乎好像都是站在要求媳妇学习、修正与改变的立场居多,难道婆婆就不必要理会?
现代女性与传统旧社会的女性比较起来,在人生的角色扮演上已经有相当的自 主性,而且小家庭也蔚成婚姻生活结构的常态,婆媳间的相处也从过去的“主从”关系变成“客卿”相待,加上当上婆婆的几乎都与媳妇的母亲年纪或年代相仿,那女儿连自己的母亲都改变不了,又何必自讨没趣想来改造婆婆呢?
相对地,为人婆婆者当然也有必要体认“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时代向前迈进,人活到老要学到老,养育子女成年就是要能放手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去面对与挑战自己的人生,只要能多体谅媳妇是新手,并由衷地感谢她代替你去照顾你的儿子及孙子们;否则,若一味以婆婆的权威来“倚老卖老”,恐怕最后只落得“老狗变不出新把戏”,反而自取其辱罢了。
对婆媳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彼此存在的事实,给予对方时间与空间来学习与交流,并在尊重包容下真诚地爱上对方,彼此在不计较的前题下,共同活出快乐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