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面提高:学习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6)

 

6以乐为核心的审美教育

【原典】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

【释义】

孔子和别人在一起唱歌,遇到好听的地方,必定让别人重唱一遍,然后自己再用这个腔调重复一遍。

孔子非常喜欢乐,《论语》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这件事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一首很好的乐曲名《韶》,有三个月时间连吃肉也觉得不香了。孔子说:“想不到《韶》乐的美到了如此迷人的地步。”

在《论语》里多次提到肉,可见肉在孔子那个时代就是个难得的好东西,以至于那个受了孔子衣钵的弟子——曾子,他的老婆在哄孩子的时候都用猪肉作诱饵。可为什么孔子面对那么好的东西却吃不出味儿来呢?这都是因为乐曲的魅力。

现在的学生们也相当迷歌星、迷唱歌。有时候要吃饭了他们还在电视旁、电脑旁、音响旁如痴如醉,好不容易叫到餐桌上了,也是胡乱吃两口又去哼哼了,不把那些歌学会了,他们好像便不肯罢休似的。于是我们就着急,就苦恼,就禁止,怕这些东西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其实大可不必,孔子不也是听到了好乐曲就连吃肉都不觉得香吗!不仅如此,他有一点还更像现在的孩子,那就是一旦发现了好曲子,必然要别人重复地唱,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学会如何和上别人的节奏。

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善”。“子与人歌而善”才“必使反之”的,孔子也是闻到《韶》才“三月不知肉味”的,而《韶》是被孔子评价为“尽善尽美”的。也就是说,孔子不是听到什么都迷的,一定要是美的曲子才会让孔子如痴如醉,而不是像现在有的人盲目地投入到流行歌曲的海洋中最终迷失自己。所以这个鉴别善(审美)的能力和过程就非常重要。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理解学生热爱音乐,学唱歌曲的天性,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向“善”靠近。

孔子很重视审美教育,他本身不仅爱好音乐,而且对“乐”有较高的修养,能歌会奏,还可以评价乐曲,并编撰了《乐经》,可惜已亡于秦火。孔子的“乐”教集中了各种审美教育的形式,与诗、歌、舞、曲、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以乐为核心的审美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形成崇高的品格。

“乐”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关于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学问。从狭义上讲,“乐”指的是音乐,孔子非常喜欢音乐;从广义上讲,“乐”指的是让大家快乐的艺术(包括音乐)。

所以孔子说:“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思是说:“乐啊!乐啊!难道指的是敲钟和击鼓吗?”

虽然孔子酷爱音乐,但是他反对把“礼乐”之“乐”仅仅定义为音乐。凡是能够为大家带来美感的东西,都可以称为“乐”。因此“乐”这个概念可以用“艺术”来翻译,审美教育也不仅仅只限于音乐。

《论语·雍也》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创立的“文质美”,即孔子认为外表美与内在美同样重要。

孔子非常重视文学艺术鉴赏这个重要的审美活动。他大力提倡学生学习《诗经》。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当曾皙把一幅春游图展现在孔子面前时,孔子非常兴奋。这不正是一幅太平世界的太平图吗?景色无限好,老少咸自由,正是儒家的理想境界!于是,孔子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说:“吾与点也。”

孔子在重视社会美的时候,也结合着对自然美的探讨。例如,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原本是从人格修养方面说明“知”与“仁”各自所侧重的品质特征的。但是,这其中隐含的另一个命题是,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对自然山水喜欢、喜爱的倾向也就不同。或者进一步说,某个自然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爱,其实是因为它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东西。具体地说,“知者”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动”的特点,而“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山有“静”的特点。这就揭示了人与自然在“美”的方面的联系。而孔子是一个仁者,更是一个智者。他终其一生从自然、人文、政治、历史等各个角度对人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水,他情有独钟。他曾临水而叹:“逝者如斯夫!”他曾登山观海,羡慕大海容纳百川的气度。当曾皙谈到春游愿望时,自然会拨动他内心的情愫,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对曾皙大加赞赏。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妨学习孔子的美学观,除了学校开设的音乐、美术、文学、戏剧欣赏等课程外,可以画龙点睛地引导学生将各个领域都提高到审美的高度加以阐发,如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与感人事迹,数学知识结构的严密秩序与逻辑和谐,物理学中的光谱与色散,化学中的晶体结构与分子结构,生物学中无限多样的形态特征与进化规律,天文学中的穹宇星空,气象学中的云霞风雷……倘能如此,必能引领着学生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