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学校教育的新观点(6)

我非常清楚,没有任何专家只凭告诉你该怎么做,就可以改变你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依靠外来的专家是外在控制理论的一大败笔,它有一个谬误的前提—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被外在的人或事所驱策。我相信你们都会同意选择理论的主张—一个专家所能做的,就是指出一个新的方向。而你之所以愿意照着去做,是因为你认为这种新的做法不但对你的学生有益,而且对你有帮助。事实上,就像我马上要解释的,这是选择理论一个不言可喻的道理—不论事情多么简单或复杂,除非自己想做,没有人会只因有人要他这么做,就去做任何事(没有人会去做任何别人要他做的事情),所有的生物—我们人类也不例外—只会去做那些他们相信最能满足他们的事情。而我们之所以会让我们的学校教育这么没有效率,就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什么是学生们最在乎的。

除非你要当鸵鸟,将自己埋首于沙中,否则你不会无视半数中学的普通班学生始终不肯好好用心学习。事实上,如果你很诚实地环顾周遭这些年轻人,你将会发现他们中间近半数打死也不愿意用功念书。这种令人担心的情况是如此严重,以致无论在你班上,或者绝大多数在我们自己孩子身上,我们似乎都无能为力来改变这种令人沮丧的态势。

当老师向专家求助时,他们却无视于这种情况,甚至枉顾教育最该关注的就是这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穷人家孩子—而这也才是你真正的问题所在。或许对那些书已经念得不错的富裕家庭的孩子而言,这些专家们所推荐之更深的课程、更密集的教学,将会促使他们学得更多;但是对这群无心念书的穷人家孩子来说,想要通过课程分量的加深加广来敦促他们念书,则是非常荒谬的。如果我们期望学生在学校学会他们该懂的东西,我们就必须要创造一个让学生和老师(不是家长或专家)觉得只要努力投入就会有所回报的教学环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学校之所以建立,乃是因为这是装备年轻人、便其投身日益繁复的社会最有效的方式,而家长们也期望他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点,并且乐于赞助学校一切有助于这项目标的措施。但是自从二次世界大战后,我们(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才决定所有的孩子不论有没有意愿,都应该接受中等教育。而在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要接受中等教育之前,我们并不会为那些自认念完小学就够了的孩子伤心难过,当时的辍学率比现在来得高,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被我们或孩子认为那是个人生命上的失败。

读书导航